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江苏淮安一所普通中专学生,在全球数学竞赛中拿到第十二名,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很炸裂?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公布,801位入围选手中,不乏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大学生选手,排名第12的姜萍显极其特殊。

她年龄只有17岁,是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却是这次比赛唯一闯进全球30名的女性选手,也是是阿里数赛开办以来入围的第一名女性选手。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第12名没有什么概念,不妨看看第13名是谁。

第13名叫刘奔,系泰山学堂2016级数学取向毕业生,2018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2019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高年级组一等奖,第十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摘得一金两银,第九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银两铜,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大学数学系深造,现为中科院博士。

以更低学历,女性身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姜萍就是妥妥的数学女神,更是一个奇迹。

姜萍的奇迹来自于她的数学天赋,从初中开始就对数学表现出异与常人的敏锐性,别人不会的题她扫一眼就能找到思路。

当然只有天赋是不够的,千里马还需要伯乐的点拨和引导,进入中职学校后,姜萍遥遥领先的数学成绩引起了数学老师王闰秋的注意,王老师推荐了《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和英文版《偏微分方程》等专业教材,一步步把姜萍带进了数学殿堂。

王闰秋老师亦非凡俗,他已经参加三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2022年预赛166名,2023年预赛432名,今年预赛是125名。

可以想象,无论姜萍有何等天赋,何等兴趣,如果没有遇见王闰秋老师,也绝难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个细节,就是姜萍中考时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由于种种因素才去的中专学校,到底什么原因报道中没讲。试想姜萍如果上的是高中,承受的是高考压力,每门功课都不能偏废,她还有精力专注于数学学习吗?

姜萍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是因为按照现有的教育模式和选拔机制,她是最容易被埋没、被淘汰,甚至被鄙视的。

这让人不禁反思,除了姜萍,还有多少天赋异禀的人才泯然于教育内卷之中。

一位朋友说,从河北到北京精神病院看病的孩子大多来自衡水,住院的几乎全是衡水的。她遇见一个来自衡水的父亲,儿子在安定医院住了两个月不见好转,心急如焚。

包括鸡娃天花板的北京海淀,有2000多孩子因为精神和心理压力没法去上学,难道这些孩子就天生智商低下吗?

其实,人们对教育的期待并不是创造姜萍这样的人间奇迹,而是让每个孩子、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奔放的激励和引导,都能各显其能、各自安好地与现实世界和谐共生。

如果我们醉心于创造奇迹的教育期待,实际上就又陷入另一个功利的陷阱。

怎样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精神和灵魂的滋养,而非统一标准模式下的倾轧内卷,这应是教育需要反思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