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赵云

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文是基于《三国演义》的内容,不是依据三国正史。当然,也非常欢迎读者朋友们,探讨正史中的赵云。

唯希望,在讨论正史中的赵云时,请饶过小编,就别拎着小编耳朵怒吼:你个死云吹!我冤,因为真正的云吹是罗贯中,小编仅是个“死跑龙套”的——我坦白,求从宽!

玩笑说完,书归正传。其实从开篇调侃中就能看出,赵云很分裂。而这分裂,就是因为《三国志》等正史中的赵云,显得太简约,而《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又太锦绣导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史中,关羽有斩颜良,水淹七军,张飞有据水断桥,大败张郃,赵云有……

好吧,我坦白从宽,因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已是呼啸而来,带着秒杀麴义、高览,长坂坡单身救阿斗,顺手斩杀曹魏五十余员名将,而一战封神的凌厉霸气,喷薄而出。

但问题是,以上这些却并非正史中的记载——怎一个分裂和凌乱。所谓:大家都是三国迷,何必相煎太着急?连笔者这种,正史和演义都看的人尚且如此,我就真不信,有谁能做到一分为二,还互不干扰。

因此,正史为骨骼,演义为血肉,这既是《三国演义》的基调,也是三国迷的可爱或说纠结之处吧。就如下面要谈的这个问题:许褚敢硬刚吕布,血拼马超,为何却怕赵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许褚为啥要裸衣战马超?

许褚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担当着曹魏武力巅峰的角色。尤其是典韦死后,许褚就成了曹操手下诸将中,武力值最高的人。这点,其实从许褚出场就能看出来,先跟典韦“从辰至午,不分胜负”。

这一下子,让曹操的爱才之心滔滔泛滥,命典韦诈败,活捉许褚后,曹操便“亲解其缚”,然后是各种套近乎、拉关系,得知许褚是“谯国人”后,曹操乐了:咱俩是老乡,何必互相伤害呢?就这样许褚投降了曹操。

随后便是许褚硬刚吕布,“斗二十合,不分胜负”。须知,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吕布就如怪兽,没几人能硬刚他这么多回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飞是第一个,许褚是第二个,就没有第三个了!当然最终的结局,无不演变成“围殴吕布最英雄”。没办法,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打下的这基调。

如今曹操也是如此,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后,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再加上许褚,六大猛将围攻吕布,结果吕布还是全身而退了!因此三国名将排行榜上,吕布为啥排第一?瞅瞅这两次遭围殴就明白了。

无论怎样,自许褚出场后,就被定位在了超级猛将行列。不过跟关羽、张飞和赵云对比,许褚却有点悲催,因为他的成名战,是发生在赤壁之战后,这便是“裸衣战马超”。那么为何要如此对待许褚?笔者认为,就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演义》的魏、蜀、吴三国,蜀汉拥有主角光环。自然蜀汉牛人,就必须早出场,早成名,这同时也是实力的反映。

蜀汉实力弱小,尤其是前期,刘备手中无人,就只能把关、张、赵,劈成八半来用。这虽累死个人,却也造成了关、张、赵,非同寻常的超高曝光率。

反观曹魏则家大业大,曹操的选择空间非常大,大将的竞争也就更激烈。比如,张辽的成名战,不也是赤壁之战后的“大战逍遥津”吗?许褚只不过比张辽晚了一步而已。

这其实也是两人,在曹魏地位的真实反映。张辽是后世公认的三国名将,许褚有点悲催,更多被定位在保镖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只有关系到曹操安全时,他才能出来表现——血拼马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这一战虽是《三国演义》的虚构,但内涵却丰富。之前,马超已经连败于禁、张郃,这两人可都是曹操手下的顶级名将(五子良将成员)。也就是说,马超直接击穿了曹魏的骄傲和门面,能否挽回曹魏荣誉,或说能否替曹操找回脸面,唯有许褚一人了。

不信?那就看后来,当马超大战张飞时,人们是不是都喜欢问,为啥刘备不派赵云出战?或关羽跟马超单挑,谁能胜?

现在是不是能理解“许褚裸衣战马超”的内涵了?即可理解为,许褚为了曹魏尊严的最后一战。也可理解为,能否保住“曹魏遮羞布”的最后一战——当然,这是基于《三国演义》的内容,千万别拿正史来套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许褚怕赵云吗?

明白了许褚在《三国演义》中的定位,和为啥他要裸衣血拼马超之后,许褚为啥怕赵云这个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其一:怕,无非是不想玩命!《三国演义》中,许褚曾单挑过一次赵云。当时两人打了三十回合左右,突然关羽和张飞杀出,许褚自然就只能败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