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要见邓小平,工作人员查到2事提议不见,邓小平:不用管它

1981年7月18日上午,金庸在北京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他是香港新闻界在新时期第一个得到邓小平接见的人。邓小平对他们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金庸也对邓小平表示:“我一直对您很仰慕,今天能够见到您,感到很荣幸。”其实,在会见金庸之前,工作人员就查到了关于金庸的两件事,提议还是别见了。邓小平却表示:“不用管它。”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金庸是江南人,他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大地主家庭。17岁时,他外出闯荡背井离乡。1944年,他考入了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国际法专业。在年轻时他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因为对横行校园的国民党不满而得罪了学校,被勒令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后,金庸返回了家乡,随后在杭州《东南日报》当记者。几个月之后,他又考入了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不久之后,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金庸学成毕业,但当时时局混乱,他为前途忧心不已,找工作也非常困难。不过好在他考上了上海《大公报》,之后被派往去香港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金庸也和不少爱国人士一样,政治倾向明确,向往着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就和十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的金庸又有了新的志向,那就是去当一名外交官。

他不顾妻子的挽留,自信地踏进了外交部,不久之后他也受到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组织上并没有接受他。因为他出身大地主家庭,也不是共产党员。这两点原因,使得他只好放弃当外交官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金庸辞去了在《大公报》的工作,两年后创立了《明报》。他办的报纸,都是刊登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还有他的社论。他的社论拥有较高的声誉。

除此之外,他也是享誉文坛的大家,他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内地的第一批读者中,邓小平也是其中的一位。在某种程度上两人互为粉丝。

在关于金庸诸多的社评中,最让他的自豪的预言是:“邓小平必将复出”。

1975年,邓小平复出,金庸便在香港撰文支持邓小平,认为他有魄力、有远见。

1976年,当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他又准确预言邓小平一定会东山再起。他说道:“我一直很钦佩他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就像是我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邓小平在政治困窘时,也通过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来解闷。

1978年,党中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金庸内心也十分欣喜。他想要去拜见一下邓小平,他表示,几十年了,我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

20世纪80年代,两岸和平统一是重要的议题。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广泛邀请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来访,金庸也公开表示了他的爱国思想。

1981年,他就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原来,当金庸提出能够拜访邓小平先生时,邓小平也表示,愿意见见他。

终于在7月16日,金庸带着家人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

对于会见金庸,邓小平是有他的考量的。金庸是两岸很好的传话人,因为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有号召力,与此同时他在海外有好名声,台湾方面也对他有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工作人员审查的过程中,却发现两个问题,他们认为现在会见金庸影响不好。

第一是金庸的个人问题,他结婚三次,婚内出轨的行为会引起人们的非议。第二就是他的政治意识和立场。他曾经在《明报》发表过一些过激的言论。

对此,邓小平毫不在意,反而表示不要计较这些,不要在意。

终于在7月18日上午,两人得以在人民大会堂相见。一番寒暄之后,两个人谈论许久。他们之间并没有谈论武侠小说,而是谈论关于中国的前途命运等问题。

在会见中,金庸表示,邓小平是很通情达理的,他待人是和蔼亲切的。

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就播放了邓小平会见金庸的消息。之后,此事成为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9月,金庸宣布封笔,不再创作新的武侠小说。回到香港之后,他也给邓小平寄去了一套《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对于金庸来说,和邓小平的这次会见让他终生难忘。他后来这样说道:“访问大陆回来,我心里很乐观,对大陆乐观,对台湾乐观,对香港乐观,也就是对整个中国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