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完成了首例原料端投资,投资了原料初创企业深圳迪克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克曼),持股占比10%,成为该公司唯一一家外部股东。

据悉,迪克曼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高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通过现代合成、提取、酶催化技术,专注于功效性小分子与多肽的研发生产,其主要技术研究方向为神经酰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贝泰妮从自研特色原料,开启上游原料端的布局。

01

押宝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因其结构特性,不亲水、不亲油、容易析出,是公认的难应用功效成分。长久以来,国内神经酰胺原料依赖进口。

迪克曼自成立以来与国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产学研等方式,开发出一套产品功效测试方法,率先解决国内缺乏神经酰胺功效评价工具的难题。

据专利资料,2022年,迪克曼开发了第一款中国原创神经酰胺——EOP(9)【专利申请号:202211238109X】原创神经酰胺EOP(9),目前已推出橄榄神经酰胺、视黄酸神经酰胺,申请创新神经酰胺专利40多项。其中,神经酰胺EOP(9)是目前发现的屏障修复和保湿最强的神经酰胺,橄榄神经酰胺则是第一款纯绿色中国植物源神经酰胺,以中国特色植物油脂为原料打造。此外,迪克曼在多肽、视黄醇衍生物等重要原料上均有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迪克曼开发原创神经酰胺的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全方位的神经酰胺应用解决方案: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提供透明油溶神经酰胺,能够与常见油脂混合形成透明外观,为“以油养肤”品牌提供支持,适合于透明精华油、透明唇膏和透明彩妆等应用场景;采用纳米网膜技术提供了透明水溶神经酰胺,可形成透明水溶液,适合于透明精华和透明爽肤水等产品。

神经酰胺是敏感肌护肤重要原料之一,与贝泰妮集团旗下品牌多种产品能形成协同。迪克曼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贝泰妮集团对于神经酰胺等原料开发的需要相契合。贝泰妮集团副总裁王龙曾透露,通过和上游原料企业深度绑定,贝泰妮可以定制化一些原料,打造人无我有的优势。

02

加速原料赛道布局

贝泰妮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定位于皮肤健康互联网+的大健康产业集团。公司于2021年3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了“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

独家原料是产品力的核心,国内功效护肤已经打响原料竞赛。新原料开发上,自2021年以来,贝泰妮已完成7项化妆品新原料的备案,以植物原料为主。公司依托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与法国前沿实验室及日本前沿实验室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出青刺果油、马齿苋提取物等功效护肤的主要原料,并从原理上阐明其能发挥作用的有效浓度。

“我们觉得国内厂商在原料端还是存在短板,贝泰妮最擅长的是植物科技,如合成生物、胶原蛋白、多肽等细分原料赛道,贝泰妮更多的是以投资赋能形式加深产业布局。”贝泰妮集团副总裁王龙表示。

相较于集团在特色植物原料研究上的领先性,其他原料的开发则略显不足。迪克曼对于神经酰胺等原料的创新与开发,将进一步丰富贝泰妮原料矩阵,补齐原料版图。

在品牌矩阵方面,贝泰妮已构建核心品牌薇诺娜、婴童功效护肤品牌薇诺娜宝贝、高端线瑷科缦AOXMED以及痘肌护理品牌贝芙汀,品牌核心产品主要集中在功效护肤细分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敏感肌赛道的竞争越发激烈,贝泰妮正积极打造第二曲线,构建“敏感肌+云南特色植物专研成分+原料布局”的优势壁垒。从研发费用方面看,贝泰妮2023年的研发费用率达到6.07%,投入研发费用2.9亿元,较往年同期增加4411.89万元,增幅约为17.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国货美妆加入原料角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数达117个,104个原料已经进入监测期。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呈增长趋势,参与备案的(国内外)企业共77家,2023年度备案数为69个,比2022年与2021年备案数的总和还要多。

不难看出,近年来,国内外化妆品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了化妆品特色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上。2023年6月,欧莱雅集团通过企业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BOLD,成功对美国生物技术公司Debut进行了少数股权的投资;9月,欧莱雅集团宣布对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杉海创新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共同开展多种活性原料的超分子开发研究;同月,LVMH集团旗下的消费品私募基金L Catterton投资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押注重组胶原蛋白。

国内,许多国货美妆企业也纷纷加码原料市场,进行原料备案,其中植物原料和生物技术原料占多数。除贝泰妮外,珀莱雅、丸美生物等在去年均备案了首款新原料。早已进军原料市场的华熙生物,2023年11月7日也完成了新原料氨基乙酰丙酸HCl备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家原料是国货品牌竞争的焦点。如华熙生物备案了主打抗老和修复功效的独家原料Bioyouth™-EGT Pure超纯麦角硫因;珀莱雅备案了环肽-161,并将其应用于其红宝石面霜3.0中;优时颜备案了主打抗皱、紧致皮肤功效的超导三角肽,将其应用在品牌黑引力面霜中。

相较于原料备案上的风生水起,具备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的企业仍然屈指可数。对于美妆集团而言,如贝泰妮投资迪克曼等科技公司等举措,可以帮助集团与上游企业深度绑定,也能为品牌定制化新原料提供支持,从而快速抢占原料赛道。

当前,越来越多美妆企业开始关注上游原料市场,试图加强自身对化妆品原料核心技术的掌握,不断加入原料市场的角逐。而竞争势必带来原料创新的技术壁垒筑高,美妆企业在原料市场上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而以创新和开放姿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并基于我国地域优势,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原料,或将成为美妆企业在原料市场的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