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张文庆,编辑:故园回忆录

十几年军旅生涯,部队培养了我,也在我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为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期间,我也曾获得过不少的荣誉,但最让我看重、难忘的却是刚入伍不久在炊事班立下的那个三等功,也正是这段经历,影响了我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出生于山东胶南地区,在这片受过红色革命浸染的土地上生长,自小就对一些革命军人的事迹耳濡目染,小时候就对军营充满了向往之情。

这份向往,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愈发清晰,1968年我从生产队会计岗位上选择了参军入伍。

由于前年全军停止征兵一年,这年征兵的数量比以往都要多,也比以往要宽松了不少。

参军需要经过严格的兵检过程,体检就能刷下不少人,但我记得那年年初我们大队一共有13人报名了参军,最后却有9人入了伍,这录取率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事实上,其中好几个在体检时,被查出心间有杂音,如果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可能就被淘汰了,但后来正是考虑到招不到预定数量的兵,领导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放宽了标准,心间杂音两级也算合格,也正因为此,我们大队才有这么高录取率,而我也很庆幸,是其中之一。

就这样,我们这些新兵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告别了家人和乡亲,奔赴了军营。到军营前,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当了什么兵,直到到了部队才知是当了工程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部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是绝对少不了的,对于我们这些初入军营的新兵,新训是难熬的,训练的时候,虽已是春天,但春寒料峭,北方的天气还是很冷,冻得我们这帮小伙子手脚发麻,冻疮满手。

一天训练下来,常常是腰酸背痛,相比这些,更难熬的是在伙食方面。每天吃的不是小米饭就是窝窝头,吃的菜不是白萝卜就是大白菜,虽说这对我们农村兵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由于菜里没什么油水,加之我们训练强度大,消耗大,常常也是吃不饱。

后来,我问新兵班长(姓陈)老连队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情况,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当时就很憧憬下连的生活了。

很快,新训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了一连三排七班,老连队的生活确实比新兵连好了不少。

虽说连队还处于新建时期,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之际,但部队作为保家卫国的有生力量,食物供应有保障,虽说还是不能想吃多少就多少,可即便在连队参加劳动、训练、执行任务等消耗量大的事情,温饱还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偶尔还能吃上一顿大米,白面,肉和蛋,打打牙祭,也很知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连后两个月,当时连队食堂管理员(也称之为上士、给养员)服役期满,退伍回到了地方,连长(姓周,河南人)从班长那得知我读过几年书,在生产队当过会计,打的一手好算盘,于是就把抽调去炊事班,接替了上士的职务,专门负责买菜和食堂账目的管理。

当了上士,虽说不是什么干部,但却关系着战士们伙食的问题,毕竟我也体验过挖坑道的生活,体会过奋斗在一线战友的艰苦,深知战士们的不容易,如今当了上士,肩负着改善战士们伙食的责任,故而我不敢有丝毫松懈,兢兢业业,每天都要步行到好几公里到团部所在镇上的集市去买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街上不像现在,没有所谓的农贸集贸市场,买菜只能到市蔬菜公司定点的菜场去买,但有时候,想顺利买个菜,也非一件易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买菜,就因为菜场没菜卖,辗转了好几个菜场最终好不容易才卖得了几十斤剩下的豆角和土豆。

可等我挑着担子回到连队时,已经快到饭点了,给炊事班长急得不行,最后只好草草炒熟,对付了过去。

事实上,到菜场买不到菜是常有的事,特别是蔬菜淡季,买菜更为困难,有时买不到菜,炊事班只好想法子用煮黄豆、自制腌菜等对付着吃。

另外由于难以购买到菜,菜品也比较单一,有时会连续吃上好几天的大白菜、土豆,战士们虽嘴上不说,但我们心里却也是不是滋味,可又没有办法,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那时候对于搞后勤工作的人来说,要把生活搞好是相当难的。

后来,连队为了改善战士们的生活,在闲暇之余开荒种地,为了能基本解决部队吃肉的问题,又组织炊事班养猪,慢慢的战友们生活得到了改善,看着战友们脸上多了几分笑容,我也很是欣慰,也愈发用心寻找一切可能改善大家伙食的方法,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石磨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是在一次施工的时候,我无意从一间破败的房子里,发现了一个磨盘的上盘,于是就将其带回连队,有战友不理解,说我费这么大劲把这搬回去干嘛,没有下盘又不能用,可我不管不顾,因为在家的时候,我就曾帮大伯家磨过豆腐,那会豆腐也算是一个“奢侈品”了,也只有在过年才能吃上一顿呢?

当时我就想着万一能在之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下盘,组成一套磨盘,那不就可以让战士们吃上豆腐了。

而事实上,后来还真如我所愿了,记得是有一次我到集市上去买菜,正好就在一位老乡家里看到了一个废弃不用的一块下盘,看起来和我之前捡回去的那个差不多大。

于是说要花钱买下那个磨盘。没想到老乡也很热情,他说这东西在家里放着也是放着,既然你们解放军战士用得着,就拿去吧,钱就不要了。

任凭我怎么说,就是坚决不收钱,最后一分钱没花就带走了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老乡看来这就是一块废石头,但我却是如获至宝,而我之所以如此费劲心思将这套磨盘组合好,就是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豆腐。

要知道,当时吃豆腐比吃肉还难,当时豆腐很不好买,而且集市上几乎没有人卖,如今,有了这齐全的石磨,我完全可以自己动手磨豆腐了。

可磨豆腐也并非一件易事,在我们老家磨豆腐基本都是毛驴来拉磨的,显然在部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为了能让大家吃上豆腐,我便“充当”起了毛驴,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完成工作之余,我抽出闲暇的时间磨起了豆腐。

尽管做出大约三公斤的豆腐,要忙活上好几个小时,而且磨完下来,整个人晕头转向,但我一想到能改善大家的生活,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战友们看到豆腐摆上了餐桌时,大家都乐开了花,尤其是老乡战友,对我更是夸赞不已,心里一种成就感油然而起。

而部队是一个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地方,由于我出色的表现,那年年底连队评功时,全连一致通过给我评了一个三等功,那也是我们连队那年唯一一个三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没想到磨豆腐也能磨出一个三等功,说实话当时,我也很诧异,不过后来我才明白,这份荣誉不仅是因为我磨豆腐改善了战士们的伙食,其实更是对背后那种对待事情认真极致态度的肯定和赞扬。

这也给我带来很大的影响,或许作为连队一个上士,不过就是一个负责买菜、管账的人,可当我用心去将这件事做到极致时,就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自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应当认真细致的对待。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段上士的经历,磨练了我,后来在军营十几载,我就是靠的这种磨豆腐精神,从一名战士到文书、班长、排长一步步成长为了一名营级干部。

故而对于这段经历,一直难以忘怀,回首往事,并非是炫耀什么,我更想表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我们大多都是普通人,但普通并不意味着平庸,如果我们能活在当下,将一件很小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便可以收获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注:图片选择网络,文章为原创,全网监控,请勿洗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