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中国成立的第十年,党中央决定特赦一批战犯,这里面就包括邱行湘

刚被释放,邱行湘手足无措,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拿到特赦证的第七天,邱行湘准备收拾行李回老家,这时候有个人高喊:“邱行湘!周总理要见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人一愣,周总理怎么会见我?但是他不敢耽搁,放下手中的东西就去见周总理了。

邱行湘到达时,发现除他自己之外,周总理还一同见了其他九个人,他们十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毕业于黄埔军校,周恩来也曾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可以说周总理曾经是他们的老师,因此周总理邀请他们会面,一方面是与他们叙叙旧,另一方面是听听他们今后的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周总理问道邱行湘的时候,邱行湘愣了愣,说:“周总理,我没有什么想法,就想着先回家,然后去当个搬运工,能吃饱饭就可以。”

谁知道邱行湘刚说完,周总理就严肃起来,周总理跟邱行湘说:“你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你接受过教育,也当过国家干部,见证过历史,不能就这么荒废了,你应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这顿饭后,周总理就给这批人安排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是谁?他作为曾经的国家干部为什么直到建国10年后才被特赦?周总理给他安排的工作又是什么?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邱行湘

邱行湘,于1908年出生于江苏溧阳县的一个平民家庭。那时的中国,局势混乱,军阀割据,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对于像邱行湘这样的农家子弟来说,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邱行湘的父亲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对读书人怀有深深的敬意。他明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自己的儿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走得更远,他才能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把握住机会。

在村里的私塾关闭后,邱父并未放弃对儿子的教育。他四处奔走,特意为邱行湘请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在家中教他学习四书五经。这位先生的教诲,为邱行湘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他对知识的领悟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军事理论,他都能迅速掌握并灵活运用。十六岁那年,正值黄埔军校成立之际,他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了解到了这所培养未来军事领袖的学校。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积极准备应试。

经过数月的刻苦努力,邱行湘在1924年的秋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五期的一名学员。在军校的日子里,他不仅学习了军事知识,还培养了坚定的意志和勇气。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认可,逐渐在同学中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或许是从小接收的思想作祟,邱行湘是个个人崇拜思想极为严重的人,他满脑子都是忠君。

而蒋介石又恰巧喜欢搞个人崇拜,在新生刚入校的时候,蒋介石做了一个演讲,邱行湘坐姿板正的听完了全程,蒋介石也注意到了这个目光炯炯的青年,于是大声地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里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站的笔直,响亮地回答:“回校长!我叫邱行湘,是江苏潥阳人!”

蒋介石接着问:“你来黄埔军校是为了什么?”

邱行湘继续大声地回答:“为了革命!为了革命!”

蒋介石大声说了一句:“好!”并将邱行湘作为典范,让所有学生都跟邱行湘学习,也因此,蒋介石记住了这个看着愣愣的但是意气风发的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每次见到邱行湘,蒋介石都问你家是哪里的?邱行湘总是不厌其烦地大声回答蒋介石:“回校长!我叫邱行湘,是江苏潥阳人!”蒋介石虽然觉得邱行湘有点固执,但是又觉得邱行湘很听他的话,于是经常在各种场合夸赞邱行湘。

被夸奖的多了,邱行湘对蒋介石也有了极高的好感度,甚至可以说是崇拜。他开始模仿蒋介石的一言一行,包括不抽烟不喝酒、剃光头、穿黑色大氅等。

他开始将自己对国家的情怀转移到了对蒋介石的情怀上,有人问他你革命是为了什么?他坚定地回答是为了校长。有人问他你最崇拜的偶像是谁,他也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邱行湘与蒋介石越来越像,身边的人也不再叫邱行湘的名字,大家都叫他“小蒋介石”。学校里有了个“小蒋介石”,蒋介石自然知道,他不但不反感,反而十分开心,觉得这是因为自己个人魅力太大,对学生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也因此,邱行湘与蒋介石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邱行湘就成了蒋介石手中最为锋利的一把刀。

在国共合作破裂后,邱行湘参加了围剿红军的战争,他还参加过淞沪会战等战役,战功显赫,成为了蒋介石的爱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被俘

邱行湘是十分崇拜蒋介石,但是在国民党里待时间长了,邱行湘却开始感觉到痛苦。因为在战争过程中,他偶然见到过一张毛主席的照片,

毛主席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衣服,站在延安的黄土窑洞前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邱行湘是十分震撼的,因为当时在国民党里,大家普遍称赞的“最俭朴”的陈诚,还住在上海的一栋三层公寓中,每顿饭两菜一汤,衣服一两年才换新的,家中只有一个佣人。陈诚这种标准,已经是国民党里少有的俭朴了。

邱行湘是贫苦百姓出身,自然知道毛主席过得生活才是广大劳苦百姓过得日子,毛主席是真的站在群众中。而国民党的那些官员,明明身居高位,却离百姓越来越远,甚至视百姓为鱼肉,这让邱行湘的内心十分痛苦。

后来,蒋介石派邱行湘守卫洛阳,当时洛阳已经四面楚歌,而且解放军是数万的精兵,而驻守洛阳的兵还是临时抓来的,还不到解放军的一半,情况异常艰难,但在蒋介石面前,邱行湘只能接了下来,他不想给蒋介石留下坏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到达洛阳后,在全军召开了战前会议,他跟战士们说:“大家拼尽全力,为了党国为了蒋总司令!”但是战士们士气恹恹,原本邱行湘看到这个情况是会将将士们大骂一通的,但是在国民党看多了高官的生活,蒋介石在邱行湘中的形象也已经开始模糊了,他竟然能也久久无言。

不出所料,这场战争失败了,自己这边士气低迷,刚一开战,解放军的冲锋号开始吹响的时候,自己这边的战士就已经丢盔弃甲了。邱行湘心凉了,他知道自己受不住洛阳了,在难受之余,竟然还有些轻松,这段路他越走越迷茫,越走越没有方向,他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战斗,是为了蒋介石吗?还是为了全国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心里默念:“校长,学生这次愧对你了。”说完,他就拿起手枪上了膛,刚准备将手枪抵到太阳穴的时候,部下一下就冲了过来,将手枪夺走扔了出去,部下说:“邱将军,不至于此啊。”

邱行湘还没反应过来,解放军就已经包围了他们,邱行湘被俘了。

邱行湘被释

被捕后的邱行湘是拒绝配合的,他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意吃饭,只一心求死。

共产党优待俘虏,看邱行湘这个样子便派了当年黄埔军校一期的优秀学生陈赓来跟邱行湘做心里工作。邱行湘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大名鼎鼎的学长,见了陈赓,下意识就想行一个军校的军礼,但是想到陈赓已经是共产党了,邱行湘抬起的手又放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上前给他行了一个黄埔军校的军礼,在邱行湘满是讶异的表情下,陈赓拿来几个猪肉罐头递给邱行湘。

而后,陈赓就跟邱行湘聊了起来,谈话中,陈赓了解到邱行湘对国民党还是没有死心,于是陈赓跟他说:“你当时进入军校是为了什么?”邱行湘一愣,说:“是为了保护国家。”陈赓继续问:“那后来你还记得你最初的想法吗?你后来见到的国民党还是你想效忠的国民党吗?”

邱行湘开始陷入了沉思,而后,陈赓说:“你可以继续坚持你的想法,但是也希望你能多看多感受,你看看共产党是什么样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解放军的战士对他都十分友好,没有因为他是国民党的将领就欺凌嘲讽。他亲眼目睹了像他一样的将军们与普通一同进食,毫无任何架子。他听闻了一些小战士讲述他们为当地百姓干了什么农活儿……

他开始动摇了,原来这就是共产党,这就是自己曾经努力追求的东西。

后来解放战争结束后,他被送到了功德林监狱,他认清了现实,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好好改造,出狱后为人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12月4日,邱行湘因为优异表现得到了特释证。12月11日,在见过周总理后,周总理并没有同意邱行湘想回家当搬运工的想法。周总理认为邱行湘读了那么多书,应该有更重要的任务。

于是周总理将邱行湘安排到了文史部门,对文史资料进行编撰修复。周总理安排邱行湘到南京的江苏省人民政治协商文史专员办公室里任职。邱行湘在工作之余,查阅了不少历史资料,见到了许多以前从未听说,也不曾知晓的事情,不由得泪目,他没想到共产党当时为人民作了这么多事情,他为自己当初的偏执而懊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邱行湘就真的如他所说,要为人民服务。他兢兢业业的工作,到了晚年还积极呼吁曾经的朋友一起为台湾回归作出努力。

邱行湘曾因偏执思想误入歧途,然而,当他看到毛主席那张质朴的照片时,他开始对人生、未来和信仰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张质朴的照片,成为邱行湘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点亮了他的内心世界,更引导他走向了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