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知道为什么高考试卷上会被禁止出现冰激凌么?

那是因为考虑到高考的公平性,很多大山中的孩子可能直到高考这一刻都没有见到过这个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不只是冰激凌,任何和贫富差距有关的东西,都被禁止出现在高考上。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实会告诉你,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条通往罗马的路应该怎么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应运而生的就是有关如何突破教育边界的命题张雪峰和张桂梅就是这个命题的实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就是这样的先行者依然会被部分人说“歧视”“割韭菜”“制造焦虑”“功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所谓的“功利”教育的悲哀在这两位张姓先生的身上完美的展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被嘲讽学生没有一个是清北的

教育模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有正确的模板,还是要因人而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些年,教育越来越被看重,但好像有点走偏了。

学到多少的知识已经不再是考量的标准了,反而是学校的规格成为主要衡量标准。

就连张桂梅校长的学生也难逃此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坪女子高中至今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究竟是清北重要,还是走出大山重要呢?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丽江悄悄成立了,张桂梅任职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这所学校张桂梅从2002年就开始筹备了。

而张桂梅在看到华坪这个地方的贫穷以后,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桂梅17岁的时候,和姐姐来到云南支边,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自己的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张桂梅和丈夫一起在喜洲一中教书。

但好景不长,张桂梅的丈夫生病了,用了很多的方式最终还是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万念俱灰之下就离开了这个和丈夫拥有美好回忆的地方。

在各种原因之下,张桂梅就来到了这个她奉献了一生的地方——华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张桂梅看到了被家里逼着嫁人的女孩,看到了明明到了高三却被家里强迫留在家里干活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也看到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走十个多小时来交学费的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多了这样的情况以后,张桂梅就想办一个能让孩子们免费读书,走出大山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2002年开始,张桂梅就开始了自己的“乞讨”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年时间,张桂梅只筹到了一万块。

直到2007年,张桂梅被选上十七大的代表,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张桂梅说出了这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才算是被社会和政府关注到,然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分别出资100万,支持张桂梅办这个学校。

200万看似很多,但当真的应用到实际以后,张桂梅就发现这个钱只够建一栋教学楼。

但这并没有阻挡张桂梅要办学校的心,于是在2008年一所只有教学楼的学校落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被命名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张桂梅发言

据悉,来这里的第一批学生,都是农村贫困家庭和那些城市下岗工人家庭的孩子,其中少数民族的孩子就占了五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不仅免除学生的学杂费,还会给学生提供生活用品,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许带手机,被发现直接开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华坪女纸高级中学首届参加高考的学生共计有94人,本科上线达到69人,综合上线率达到了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桂梅也遭受了很多质疑和辱骂。

最开始附近的村民听到有免费的学校,都把自己的孩子往那里送,其中不乏有一些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只能一个个解释,这是女子学校,不接收男孩子。

最终的结果就是,张桂梅被骂的不轻,也没有人敢把自己家的女孩子送到这个学校读书,她只能挨家挨户去敲门,劝那些家长让孩子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1997年开始,张桂梅的身体就已经出现问题了,那时候查出来是子宫肌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张桂梅一直坚持到这年的高考结束以后,才去医院就医,当时切除的子宫和肿瘤重量高达2公斤多。

医生的要求是最起码休息半年以上,但张桂梅因为担心学生,只休息24天就回学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也是一样的,在高考前夕张桂梅患上了带状疱疹,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疼的时候天旋地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样的疼痛不足以打败张桂梅,她依旧拖着带病的身体去送这届学子,中午也只是坐在路边简单的吃着面。

就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学校,这样的一群学子,真的需要用是否考上清北来要求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今张桂梅身体中的病灶不少于23种,送出去将近2000名大山里的女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成绩是一个所谓的博主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就能抵消的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北学子有千万个,但世间仅此一个张桂梅。

要知道张桂梅的学校没有一线的师资力量,只有为学生牺牲时间的老师,和拼命学习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5点早读,深夜12点休息,10分钟的吃饭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样不要命的读书,才会有那2000多名走出大山的女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可以是张桂梅先生严厉的优点,但绝对不是她的缺点。

“我女高的学生会顶起一片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开学典礼上张桂梅校长的发言,事实上她才是顶起那帮女孩们天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张桂梅是被人嘲讽没有清北的学生,那另一个张姓“老师”受到的恶意应该就更大了。

张雪峰被喷割韭菜

如何能在3个小时内狂赚2亿?

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幻想过,但张雪峰做到了,2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课在3个小时被抢空,利润高达2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课程并不是都针对2024年的高考生,还有一部分是针对2026年的高考生。

当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针对2024年的高考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11999的梦想卡,还有一个17999的圆梦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2026年考生就要稍微便宜点了,主要是8999元,可能是提前预报就会相对便宜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些课程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退。

这就代表不管你2026年是否参加高考,这个钱都不能退回,哪怕是拍错省份也是无法退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不知道是没抢到生气,还是自己高考的时候没有这个服务,所以突然就出现了很多骂张雪峰的“网友们”。

甚至还有质疑张雪峰饥饿营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V包几十万,上百万,大家买的心甘情愿,结果这种有可能会帮助到孩子一生方向的“服务”卖两万竟然还有人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有点不理解大家的消费观和想法了。

但要知道张雪峰的直播一直都是免费咨询的,甚至信息量都是很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直播间中,张雪峰遇到了一个家里状况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他还表示会负责这个孩子的大学学费,让家长和学生不要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会在遇到想学医但分数不太够的学生,给出一条她从未想过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会在连线结束以后安慰女孩子: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会在明知自己会被攻击的时候,出声制止一个在新疆学理科590分的学生学新闻学。

张雪峰表示这个分数真的没必要学新闻,完全可以在华中科技大学这种985院校选择一个好的理工类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最后剪辑出来的就变成了张雪峰打死不让学生学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两名985院校新闻学的教授还亲自出面回怼了张雪峰。

其中一位表示千万不要被张雪峰这样的网红忽悠了,新闻传播学就业前景是各行各业,并不局限在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位教授就更多是调侃了,但其中一句排水专业毕业的自媒体人还是有点怨气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张雪峰也没有闲着,他直接回应表示:家境优渥才有更多选择,要不然就选能让自己吃上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句要选能让自己吃上饭的,其中包含多少心酸。

张雪峰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所以他更知道选对专业有多重要,他也知道刚出社会的“农村孩子”身上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所以即便是知道会被骂,他依然是选择制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学者都说读书不止是为了赚钱,是的,没错,读书不止为了赚钱,也有人是为了理想,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当你的正常生活都已经成为问题时,当你的父母在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时,你的理想还重要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真的没必要去拿拼搏多年的机会去赌。

而张雪峰之所以会受到这么多的攻击,不过是因为他打破了普通家庭的信息壁垒,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失去他们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究竟是授人以渔还是授人以鱼?

张雪峰的做法主要就是想授人以渔,他在教普通家庭如何避开那些看似美好的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有位家长说的那样,从社会角度来看,从学术发展来看,文科专业当然很重要,但这些和普通家庭孩子有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峰的想法归根究底就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

结尾

就像《甄嬛传》里的台词一样,是非只在人心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峰不是真的贬低新闻学这个专业,他只是想让这个孩子尽早帮家里分担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也不是非要培养出一个清北的学生,她只是想把大山里的孩子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种疾病,20年本科率高达94.3%,她的学生没有一个因为贫穷辍学,就是张桂梅这么多年最好的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他们这样的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打破信息壁垒,有见识到外面世界的机会。

所以,这样的人为何不被人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