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来说,毕业生中杰出学术人才数量是评价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一流的大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出学术大师和高级技术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览几十年的院士增选,我们可以发现,有一所双非高校超越了诸多名校:湖南农业大学共有7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

1、湖南农大培养了7位两院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建校以来,湖南农业大学共有7位校友当选院士,包括官春云、邹学校、刘仲华、赵振东、谢道昕、邓秀新、柏连阳,高居我国高校第63名,与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并列。最近六年,该校更是有两位校友当选院士!

2、六年两位校友当选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当选院士的刘仲华教授。刘仲华教授现年58岁,他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均毕业于湖南农大,博士毕业于清华,求学结束后返回母校工作,在农大,他27岁就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次年成为硕士生导师,35岁又成为正教授(当时我国茶学界最年轻的教授)。

在农大任教期间,刘仲华教授逐渐成为茶学界的领军学者,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项目3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湖南省一等奖3项,2019年当选工程院

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当选院士的邹学校教授。邹学校教授现年60岁,湖南农大校长,他的本硕阶段同样毕业于湖南农大,博士毕业于华中科大与南京农大,邹学校教授在辣椒优异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成绩,带领团队育成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系列辣椒品种,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主持),2017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在数十年间培养7位院士,最近六年该校更是有两位校友当选院士!这份成就不是一般高校能够取得的,刚刚跻身双一流的华南农大,同样培养了7位院士,这是否预示着湖南农大的双一流前景一片光明?

3、校友情系母校,助力母校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高校的校友都是在取得杰出成就之后回归母校助力发展,湖南农大的这些院士校友也是选择为母校贡献力量:

柏连阳院士曾任湖南农大副校长,为湖南农大带来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赵振东院士长期与湖南农大开展科研合作,2023年回到母校与师生代表分享科研心得与人生感悟。

官春云院士一直在湖南农大工作,曾任湖南农大的校长,卸任后他继续留在母校任教并成功当选院士,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他依旧在农大从事教研工作;

邹学校院士原本在湖南省农科院工作,一直与母校开展着科研合作,当选院士后,55岁的他毅然选择回归母校出任校长,肩负起带领母校冲击双一流的重担!

正是在这些院士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农业大学才取得了如今的辉煌发展成就。

4、湖南省属高校的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双一流工程开启之后,拥有众多省属高校的湖南省被寄予厚望,湘潭大学凭借数十年的积淀昂首迈入双一流,为湖南省属高校争了一口气!那么,湘潭大学之后呢?湖南哪所省属高校可以肩负起冲击双一流的重任?参考第二轮双一流“三大一基”的入选条件,这所高校一定是拥有博士点并且在师资、科研平台、国家级奖励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 拥有3位院士坐镇,办学特色鲜明的只有湖南农大;
  • 牵头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只有湖南农大;
  • 多次主持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只有湖南农大;

放眼全国,两轮双一流遴选之后,农学类只有华南农大一所新晋高校,显然还有继续扩容的必要和现实需求,第三轮双一流农学类院校一定会得到重点扶持。

因此,专精于农学领域的湖南农业大学确实有望为湖南省属高校争一口气,对于湖南的考生而言,不妨提前关注,提前“上车”!如果有志于投身农学领域,湖南农大是您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