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旅繁花竞芬芳

——我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态是甘南最优美的风景,文化是甘南最深厚的底蕴,环境是甘南最靓丽的品牌,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甘南是自然遗产的大观园、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大屏障。

近年来,甘南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甘南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民俗文化,着力做美生态、做活文化,做实基础、做优服务,做大景区、做强品牌,推动甘南由“资源大州”向“文旅强州”转变,探索形成了一条符合甘南资源特点、生态特质、人文特征的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径,“大河上源·天籁甘南”已成为广大游客趋之若鹜的“目的地”、返璞归真的“栖息地”、虔诚心灵的“归属地”。

文旅融合:

增活力添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月的甘南大地,草场宽阔,空气清新,牛肥羊壮,景色迷人,大小景点人来人往,游客怡然自得。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甘南州正积极探索发展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向“智慧、融合、惠民”升级。

近年来,甘南州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旅游兴州”战略,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在全国、全省叫响了“大河上源·天籁甘南”旅游品牌。旅游业已成为甘南发展地方生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致富产业”。

过去游客游玩甘南大多是报旅行团,基本是“停车拍拍照”就走了,因为整体感觉一路走走看看风景,能“停下来住几天”的地方太少。现在,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游,而沿途每个县市都推出新的景点和文化体验项目,农家乐、藏家乐、帐篷酒店……一个个有民族特色的民宿、美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游客可以深度体验式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五”以来,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实际,围绕甘南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甘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以夏河拉卜楞寺、扎尕那、冶力关、郎木寺和桑科草原、玛曲黄河第一弯、唐蕃古道为代表的“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现已成为国家向世界推广的主要旅游产品,甘南香格里拉、唐蕃古道等4条景区线路进入国家重点对外推广的12条旅游线路之中,甘南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点地区。甘南“一江三河”流域汇集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文化底蕴丰厚,生活习俗、民族服饰、建筑民居等方面与其他市州相比具有独特性,堪称“民俗大舞台”。

文体塑旅:

释放文旅发展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和黄河的精彩邂逅、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热情拥抱、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美丽碰撞、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有机融合,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塑造了甘南别具一格的文化底蕴。多年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甘南地区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发展,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2年6月,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全省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张掖开幕。活动现场,非遗项目织锦带传承人现场演示织锦技艺,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甘南展厅特色浓、人气旺,陈列了洮砚、唐卡、青稞酒、藏医药、织锦带、藏香、藏文书画、民族乐器等20种270余件非遗产品,广大群众通过展示、互动、品尝等各种方式,领略甘南非遗工作的丰硕成果,观赏震撼人心的非遗展演,品尝甘南青稞酒,聆听非遗音乐龙头琴弹唱及甘南藏族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甘南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3项、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9项、代表性传承人51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2项、代表性传承人334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8项、代表性传承人863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传承实践日益活跃,工作队伍不断壮大,进入了巩固保护成果、增强传承活力的新阶段。

——“南木特”藏戏公益性演出活动在合作、夏河等地陆续开展。《智美更登》《松赞干布》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南木特藏戏剧目,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

——连续举办“迭部国际大力士赛暨则巴邀请赛”、碌曲“万人锅庄舞大赛”“玛曲格萨尔赛马大赛”和“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夏河“半程马拉松赛”、合作“藏地传奇自行车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打造极具魅力的传统文化盛会和旅游盛典,被文化和旅游部誉为“人民的节日、群众的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地传奇”自行车赛自2015年首赛以来,经过六届赛事的探索、磨砺、沉淀、升华,赛事运作已渐趋成熟,成为独具文化风情、品牌规模超前的自行车领域顶级赛事,也是甘南九色香巴拉向世界发出的一份最诚挚的请柬和“金色名片”,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展示甘南壮美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辉煌成就的绚丽舞台。

如今的“藏地传奇”品牌锻造日渐完善,赛事影响力日益扩大,是近年来我州体育竞技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亮点,也是展示大美甘南壮丽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和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绚丽舞台。

转型升级:

开启新时代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对文化旅游业高度重视,高度聚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针对“线长点少、旅长游短”的突出问题,着眼全州景区景点、城市乡村、山川河流的地理坐标,坚持“依水布线、沿路布局”,着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弯旅游风情线、洮河民族民俗旅游风情线、大夏河宗教文化旅游风情线等8条精品旅游风情线和生态景观廊道,不断加大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升级步伐,建成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功能完备的84座观景台,促进形成“精品线路纵横辐射、景区景点错落有致、旅游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这为更多游客驻足欣赏甘南美景、体验民俗风情提供了纵深空间。

同时,以着力打造“一十百千万”工程助力推动脱贫攻坚,先后有5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在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18—2020年100个“旅游减贫案例”中,甘南因独占3席而成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的市州。临潭池沟村、迭部扎尕那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扎尕那景区上榜2022全国热门经典徒步线路TOP10。

近年来,甘南州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打造了1603个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为加快推动城乡整体面貌由城市“盆景芬芳”向城乡“花开满园”转变提供了平台支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案例也因此被省委、省政府作为甘肃省改革开放40周年成功典型推荐上报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山含黛千秋画,绿水流韵万古情。在甘南这座熠熠生辉的生态大屏障和民族大观园里,雄伟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色彩缤纷的民族风情,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奋力实现绿色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源泉。

甘南融媒记者 马保真 解敏 窦雯荷

短评

借势再发力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马云

大河上源,天籁甘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如同一朵绚烂的奇葩在神奇的土地上尽情绽放。

今年3月,正当大美甘肃因为一碗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时,甘南州文旅局局长马文涛在天水的一场4分钟脱稿演讲也火遍全网,吸引25万粉丝围观点赞。甘南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即将到来的“藏地传奇”自行车赛,不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竞技盛宴,更是甘南文旅产业腾飞的崭新起点。

人民的节日,群众的盛会。“藏地传奇”自行车赛这一顶级赛事,为勇敢的骑手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舞台,同时,也将甘南的文旅资源推向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甘南的巍峨群山、连绵草原,拉卜楞寺摇曳的经幡、黄河第一弯的碧波荡漾,以及郎木寺的自然美景与多元文化融合,共同构筑了甘南文旅产业的亮丽名片。

一业兴、百业旺。近年来,我州把文化旅游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撑点,转型升级的有效切入点,富民增收的主要着力点,文旅产业稳步发展,体量不断扩大,景点日趋多元,自驾游“热辣滚烫”,帐篷酒店人头攒动,“网红”景点层出不穷,“大河上源·天籁甘南”特色旅游品牌更加响亮,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致富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甘南文旅发展之路。

发展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生力军。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甘南作为文旅强州,要以此次“藏地传奇”自行车赛为契机,抢抓机遇,借势再发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让甘南的“诗与远方”更加令人向往、更加令人自豪。

新征程孕育新希望,新起点承载新梦想。“藏地传奇”自行车赛的举办使甘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文旅产业又一次按下融合“快进键”,驶入发展“快车道”,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在不久的将来,甘南以其独特的魅力,必将成为人们探奇览胜、纵情山水的文旅高地,寻根问脉、熏陶情操的文旅圣地,身心放松、流连忘返的文旅福地。

往期推荐 ●●

// 1

// 2

// 3

// 4

编辑丨周文环 责编丨苏琳喜

审核丨张大勇 监制丨王宏林

获取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的甘南新闻,带您了解最新的甘南动态!您还可以通过2455038805@qq.com邮箱向我们投稿,欢迎您的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