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46岁的慈禧太后感觉肚子肿胀,还干呕嗜睡,贴身太监李莲英赶紧找御医来看。谁知,御医诊脉后,跪地道喜说:“老佛爷,您这是害喜了。”不料,慈禧脸色大变,命李莲英将他立即处死。
最终,那位御医被处死,那么他为什么会死呢?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他死在了不会“撒谎”、不会变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来到1880年,贵为一国太后的慈禧已经46岁,早已变成了昔日黄花,而除了容颜老去之外,慈禧太后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干呕嗜睡、肚子肿胀、神情恹恹、没有食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是御膳房的大厨每天变着花样研究饭菜,慈禧太后依旧是食不下咽,这可急坏了身边的贴身大太监李莲英。
“老佛爷,要不咱们还是召御医来看看吧?您这身体可断不能有一点损失啊!”
听到李莲英的话,慈禧太后内心有些许的松动和迟疑,她已经不是刚经人事的小姑娘,那些症状无疑不是在说明慈禧太后这是“害喜”的症状。
为了验证自己心中的想法,慈禧太后决定命贴身伺候多年的大太监李莲英亲自前往太医院去请一位太医进行诊断。
那太医急急忙忙来到太后的寝宫,看着神情恹恹的太后连忙上前把脉,将中医的望闻问切体现的淋漓尽致,可刚一上手,那御医就感觉到不对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慈禧太后的脉象来看,那确切无疑是滑脉,根据中医的说法便是滑脉又被称为喜脉,那太医或许也不是个聪明的,一检查出是喜脉竟然还给慈禧太后道起了喜。
“老佛爷,您这是害喜了!”
慈禧太后一听这话当即变了脸色,看着脸上乌云密布的慈禧太后,那御医暗暗心想自己脑袋不保,果然人的直觉有时候非常灵验。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当即斥责:“先皇已经去世多年,哀家怎可能是害喜,你这庸医!”
说完这句话,慈禧太后当即给李莲英使了一个眼色,李莲英贴身伺候慈禧太后多年,就如同慈禧太后肚子里面的蛔虫一般,自然是明白慈禧的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那太医就被处死,而这也成为了一个惊天秘密,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如果慈禧太后肚子一天天变大,终究有消息泄露的一天,难道要等到那个时候把知情的人统统找个原因处理掉吗?
很显然,那种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慈禧太后做了一个决定,让这个孩子“滑胎”,可这种事情风险太大,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只能从太医院再找一位头脑“聪明”的太医。
第一位太医的遭遇早就已经传回了太医院,能在太医院就职多年的可没有多少是头脑不灵光的,果然不久后,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再次来到太医院。
“上一位太医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才导致丢了性命,如今太后命我再找一位太医……”
李莲英说罢这番话随手一指,一位太医便战战兢兢地跟着李莲英来到了慈禧的宫殿,慈禧与之前状态一样,半躺在床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太医十分谨慎,诊过脉之后小心翼翼的开口:“回太后,您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身体内有些瘀血,臣家中有特制的药丸,保证您一吃就无碍了!”
听到这位太医的话,慈禧太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后来慈禧成功疏通了“瘀血”,只是那位太医却成为了慈禧心中的一根刺,慈禧总是想将所有知情的人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只有永远消失,这个秘密才是绝对安全的!或许慈禧太后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决定随意找个罪名问罪那位太医,不过那太医十分精明,自己制造了一场“意外”,而那太医也被大火吞噬。
慈禧得知后心下大安,殊不知却被那太医“蒙蔽”,那太医料定自己会有这一遭,这才想了个办法“金蝉蜕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