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在互联网上经常流传这样一种观点,说网友们普遍的有“仇富、仇官”的心理,其实看到这样的观点,有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的反感。

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上不是没有,但我们也要冷静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不得不感叹。

只要是个正常人,我没看见几个人说因为刘翔赚了多少钱而眼红而生气,像刘翔这样的运动员,田径赛场上的大明星。

有网友因为觉得刘翔挣了钱,就眼红,就反感,就讨厌的吗?

无论是刘翔还是姚明这样著名的运动员,没有几个网友因为他们赚了钱就眼红,因为他们赚了钱,就有怨气。

大多数人都明白,他们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赚了这些钱,并且是处在一种透明的环境下。

如果你能想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互联网上为什么一些人老是受到争议,老是遭到批评。

最近这几天有一个图片在互联网上火了,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在评论区当中,有人调侃,有人冷笑。

河北保定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联合在实地考察调研时,现场有人为该局长打伞,称其谱太大,并附上相关图片。

当天,王联合在接受海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有人给自己打伞,而且不认识打伞的人。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甚至在相关的评论区当中还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很可能是照片产生了错位,看起来是在给局长打伞,其实不是的”。

不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

这张照片本来是在当地宣传的文章里面的照片,没有想到事情发生之后文章已经被删除,照片也“不翼而飞”。

这就相当有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像调研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有时间有地点,双方“你来我往”,一道流程走下去,经常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讲话,拍照,发表宣传文章,然后“打道回府”。

我也想到互联网上曾经有人发的图片。

一些专家去田间地头去调研,红毯直接铺了一路。

我们不能回避一件事,无论是调研还是检查,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有人铺红毯,有人找好角度拍照,还有人去撰写文章,这件事情能引起互联网上的争议,确实是因为打伞的问题,这给人一种直观感受,觉得不太对。

当然了,有一些网友有其他的意见,比如有网友的观点就是,就算只是一个普通单位的同事,大家一起外出工作,互相打一个伞也是相当的合理,不能因为一些职位的特殊就觉得打伞就有问题。

甚至有网友觉得大家这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同事之间帮忙打个伞,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不要发到互联网上就开始“上纲上线”,这是很多网友普遍的“仇富仇官”的心理在作祟。

我不知道网友们怎么看待这个观点,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要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事情,有句话讲的挺好。

你和一个人讲道理讲不通,那就别讲了,因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些细节确实相当的耐人寻味,现在的很多人并不知道互联网舆论场上的运行规律,如果这件事情不进行回应的话,很有可能大家迅速就忘记了,也没有讨论度。

但很明显在面对舆情舆论的时候回应的表述确实不能让广大的网友满意,按照媒体给出的消息。

这位局长最后进行了回应,说自己不认识打伞的人,这句话很明显有争议,一起出去做调研,现场的都是陪同的工作人员,不认识打伞的人确实说不过去。

即便是不认识,那么这句话讲出来,在互联网上也会引起相当大的争议。

我们从小都听到过一句话,叫做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没有任何的问题,为什么这件事情被人发到了网上之后,就迅速将宣传的文章给删除了?

这就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直观感受,既然没有做的错,为什么要快速的删除文章?

我相信互联网上大多数网友都是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评论区很多网友也确实认为这件事情没有太多的问题。

同事之间互相打个伞也属于正常的事情,但是删除文章之后,这种讨论度就变得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