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利用大会这个契机,把长白山人参‘兆头’文化更好地保护起来、弘扬出去,让长白山人参‘兆头’文化活起来。”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曹保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老的长白山人参“兆头”。曹保明供图

6月13日—16日,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长白山召开。大会通过丰富精彩的配套活动展示长白山的生态资源、历史文化和旅游产品等。

“去年夏天,我与森林号子传承人王守用师傅在二道白河宝马林场的老林中发现了古老的长白山人参‘兆头’,它记载了这片土地上的人走入自然、开发历史的足迹,说明了长白山是真正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灿烂发生地,是长白山珍贵的文化标识,是人类珍稀的‘森林文字’和历史符号。”曹保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道白河宝马林场的老林中发现了长白山人参“兆头”。曹保明供图

曹保明介绍,“兆头”又称“罩头”,是挖参人发现人参后留下的“记号”,在人参出土的树上,扒开树皮,刻上的字、画。“兆头”左边的刻痕代表着挖参人数,右边代表着发现的人参是几品叶数。

“后来人见到‘兆头’后,要给兆头‘洗脸’,就是用火燎去覆盖住的尘土、松树油,让‘兆头’上的内容展露出来,以此一代代寻找真实的历史记载。”曹保明说,“兆头”是刻在树上的历史,所以很多人把人参“兆头”称为“森林考古”,由于树木易腐烂,因此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加脆弱,“它们需要保护,呼吁全世界保护这座大山的文化。”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长白。“长白山人参‘兆头’文化是长白山独有的文化,‘兆头’的故事和来历,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走进,让长白山文化走向世界。”曹保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