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机密的泄露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最著名的便是十几年前的美国“棱镜门”事件,美国人在无数的国家安装窃听器,窃取这些国家的机密情报,甚至连联合国都被他们给渗透了!

除了美国“棱镜门”之外,我国大使馆也遭遇过被其他国家安装窃听器的事件。1985年,在我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中,发现了足足35枚窃听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棱镜门”)

一、1985年发现阿尔巴尼亚的35枚窃听器

提到阿尔巴尼亚,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陌生,这个国家位于东欧地区的地中海沿岸。早期和我国一样,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早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阿尔巴尼亚就和我国关系很好,是最早的那一批承认中国独立的国家,而且也很早与中国进行建交,双方的友谊很早就开始了。

然而,在1961年中国开始大力援助阿尔巴尼亚,24年后,我国却在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中,发现了阿方安置的35枚窃听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尔巴尼亚)

发现窃听器这件事,还要从1983年说起,当时我国还没有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一般有什么事,我国都是让附近国家大使馆的大使前去阿尔巴尼亚,十分不方便。

当时郗照明作为我国驻阿大使,前往该国进行外交事务活动,而在8月下旬,郗照明就抵达了该国,但对方一见面不但没有向他问好,反而说“我们为中国新建了一个大使馆,你们三天后就可以过去住了!”

中阿关系在那段时间正在经历一些波折,郗照明作为一个外交人员,自然感到了这里面的不协调,于是他立马向国内有关部门报告。另一边则不断拖延时间,不住进这个新建的大使馆,还让对方继续进行改造,直到让中国满意为止。

等到一年多时间后,郗照明等人最终还是搬进了新建的大使馆,不过他们也没有放松下来,而是继续和国内联络,让他们派遣安检组来对这一整栋的建筑进行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郗照明)

在1985年的4月份,这批专业人士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阿尔巴尼亚,并且对使馆建筑进行整体的检查,而检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一开始,探测人员还没有任何发现,而且还面临着阿方人员的阻挠,他们不断找借口要进入大使馆进行检查,甚至还派遣了特务、便衣警察在使馆的外边来回巡逻,对郗照明等人进行严密的看管!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郗照明等人愈发觉得阿方内心有鬼,从而加快了探查的进度,等到检查到保密室的墙体时,有人在墙壁深处,发现了一个被高标号水泥和钢筋包裹着的有线窃听器。

而后来,随着安检组的继续追查,他们在使馆的机要室、研究室、商务处以及会议室等地方发现了多枚窃听器,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窃听器)

后来,经过有关人员的统计,这些窃听器的总数量达到了35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维护两国的正常关系,我国在当时还是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保密,直到后来才被揭秘了出来。

那么,阿尔巴尼亚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当时的中阿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

二、中阿的关系

阿尔巴尼亚的行为让我国非常寒心,因为在此之前,我国连续多年对阿尔巴尼亚进行各方面的援助,大力支持该国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

我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友谊,是从新中国建立以前就已经建立了的。由于双方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对方很早就承认了中国的独立,并且与我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所以对于阿尔巴尼亚,我国可以说是无条件、尽极大的力气进行支援!

1961年时,苏联想要称霸,大力打压我国,阿尔巴尼亚不畏强权,成为极少数站在我国一方的国家,中阿关系在此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开始给与阿尔巴尼亚大量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

中国人常常讲究“礼尚往来”,对于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回馈更多的好处给他们,古代时期的“朝贡贸易”便是如此。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我国也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即便如此,我国还是给与了阿尔巴尼亚大量的贷款、粮食、物资支援,帮助阿尔巴尼亚度过了那段苏联专家撤走后难熬的日子。

在我国的大力支持下,使得该国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周总理也极为看重阿尔巴尼亚,在1964-1966年三年时间里,每年都抽出时间访问阿尔巴尼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经过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在自身发展状况艰难的情况下,仍旧对阿尔巴尼亚进行经济、军事方面的支援,总价值已经近90亿元人民币,中国可以说倾举国之力来帮助这个好朋友!

然而,我国如此支援阿尔巴尼亚之后,换来的却是他们的谴责和无穷无尽的欲望!

上世纪70年代,我国为了抵抗苏联霸权,与美国关系开始缓和。然而此时阿尔巴尼亚,吃着咱们援助的粮食,却还要在背后捅咱们刀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尔巴尼亚人)

在一方面大骂我国的同时,阿尔巴尼亚的脸皮也非常厚,他们还继续要求我国提供支援。边吃边骂,甚至还提出了我国给他们的援助太多,导致他们的经济发展不起的奇特论调。到1977年,中阿关系全面破裂。

此前所讲到的35枚窃听器,这些阿尔巴尼亚用来监视我国大使馆的设备,甚至还是我国制造的!

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这个时期被称之为“破裂期”。直到1985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死了之后,中阿关系才开始重新走上正轨。

而从1986年开始,中阿的关系就逐渐开始恢复正常,如今双方也重新开始加强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和阿尔巴尼亚)

结语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经历了波折,尽管曾受中国的慷慨支持,但阿尔巴尼亚在某些关键时刻的行为令人失望。窃听事件的揭露揭示了其背信弃义的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关系逐渐修复,为未来的合作和友谊重新铺平了道路。

参考资料:

[1] 郗照明.80年代初驻外使馆惊现窃听器[J].报刊荟萃, 2015, 000(019):94-95.
[2]叶皓.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J].国际问题研究,2014(06):41-50.
[3]王洪起.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J].炎黄春秋,2008(10):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