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入伏在六月,是“晚入伏,热死牛”,今夏会很热吗?农谚咋说。

近日,全国天气开始变得异常炎热,多地都已突破39度,温度相比往年同期也高了不少,而且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湿热,北方地区则处于高温干旱中。不过,由于此时还未到夏至节气,也就意味着距离盛夏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时候的气温已然很高,不得不让人开始担心,盛夏时节天气将会有多热。

盛夏时节,也就是“三伏天”的时间段。按照规律,三伏天是一年里温度最高的时节,也就是说那时候才是一年里最热的时间段。可如今还未到三伏天,气温就已经突破39度了,也就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很可能会处在40度以上。真的是这样吗?今年的入伏在何时?有何特点?三伏天会很热吗?其实农谚早已给出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入伏在六月

俗话说“夏至三庚便入伏”,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而根据传统的干支历法规定,入伏时间往往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头伏;然后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而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所谓“庚日”,是天干中的“庚”字出现的那一天,每个庚日有10天。如此一来,初伏和末伏的时间就是固定的10天,而中伏由于是在夏至和立秋之间,庚日数量不确定,为此就导致中伏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时候20天,短的时候10天。

而今年的夏至是在公历6月21日,为此,今年的入伏时间也就确定了,就是在公历7月15日,星期一,农历的六月初十,辛未月庚辰日。如此一来,三伏天的时间也就出炉了。具体如下:

初伏:7月15日-7月24日,总共10天;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总共20天;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总共10天。

看得出,今年的三伏天又是一个“加长伏”,而且初伏时间是在农历的六月份。入伏在六月有何特点?老人说这是“晚入伏,热死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民间说法,如果入伏时间是在农历五月份,那么这一年就是“早入伏”,而如果入伏出现在农历六月份,这一年就是“晚入伏”。对于入伏早晚来说,对于未来的天气变化就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早入伏,这个夏季就会相对凉爽;晚入伏这个夏季就会很热。具体可以通过民间农谚得出结论。

其一,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

这句农谚说的就是,入伏时间早,天气就会比较宜人,凉飕飕的,不会太炎热;而入伏时间晚,就说明天气将会很炎热,甚至能把牛给热死,这也说明晚入伏,伏天会很热。

其二,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入伏时间早,往往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会出现降雨,而且降雨很可能会持续到伏天结束,这样一来三伏天温度也就不会太高;而入伏太晚,则会发现接下来的日子里,雨水较少,伏天温度就会很高,干旱也就容易发生。

这样一来,由于今年入伏在农历六月份,属于晚入伏,而根据农谚看出,今年三伏天很可能就会比较炎热。再加上今年的三伏天又是“加长伏”,因此可能会使得夏季的高温天气持续更久,更炎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据气象中心监测发现,今年夏季还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此会加剧极端炎热天气的出现概率。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每年夏季的高温天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总之,马上就要迎来三伏天了。无论是根据传统算法,民间谚语还是气象预测,都指出了今年伏天可能会很热的预兆。因此,提醒大家注意防暑,提前做好防旱准备,避免出现严重损失。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伏天时间及炎热程度的问题了。话说,你觉得有道理吗?你认为今年夏季会很热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