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学家是个有点神秘的群体,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影视文学的塑造,看过《夺宝奇兵》《九层妖塔》《盗墓笔记》的人难免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在公众眼中,考古学家基本以两种形象出现:挖墓的人与鉴宝专家。有关前者的刻板印象甚至带有一点负面的道德标签——挖人家的祖坟,尽管这种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过。考古学家挖掘的墓葬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古老的,很少有晚近历史时期的,这些墓葬与现在的人早已没有直接联系了,而且考古学家发掘墓葬大多是因为工程建设用地的需要或是遭到了盗掘,不发掘就会遭到进一步破坏,是不得不去发掘。基于研究的目的主动发掘墓地,终究是比较罕见的。事实上,墓葬发掘只是考古工作很小的一个部分,大部分的考古工作与墓葬是没有关系的。挖掘祖坟这样的事情基本都是盗墓者所为,如前文提及的,盗掘北宋金石学大家吕大临墓葬的正是他的后世子孙。对于史前的墓葬,越是久远的,越是罕见,也越是珍贵。墓葬能够提供许多其他材料无法提供的信息,如古人的饮食结构、健康状况、体质演化等。尤其是对于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家而言,若是能够发现一座墓葬,绝对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墓葬发掘让考古工作披上了黑暗的面纱,考古学家还曾经发掘到罗马时代的厕所,这种令人恶心的出土物却是极有价值的科学材料。尽管考古工作有那么一点儿黑暗的影子,但是它充满了诱惑,我们希望由此揭开人类过去的奥秘,帮助我们回答灵魂三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考古学是一门穷根溯源的学问,直抵我们的灵魂深处。也许正因为这种强烈的反差,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考古学领域,并努力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一、考古学的教育

在说到考古学的渊源时,我们知道了其前身为金石(古物)学。在现代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旧石器-古人类考古、新石器-原史考古、古典-历史考古之外,还有一个旁支,也就是民族考古或土著考古。几个分支各有自己的渊源与关联学科。当我们划分当代考古学时,上述划分也就成了基本脉络,这个脉络扩充为更细致的时段划分,反而让人忽视了原初的三大分支之区分。在中国考古学的教育体系中,按时段划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南北朝隋唐考古、宋元明清考古,这六大段考古构成了整个学科的主干,也是学习考古的学生的必修课程。有时间维度的划分,自然有空间维度的划分,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从史前到历史时期,形成了若干较为稳定的区域,华北、长江中下游是农业起源区,这里形成了若干区系的考古学文化,周边地区如东北、西南、岭南、青藏、西北、草原、沿海与海岛先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每位研究者大体会有自己专长的研究的区域,很少有学者能够覆盖所有区域。在中国之外,还有世界范围的考古,也有区域之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专长于国外考古。

时空维度的划分相对比较传统,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来看,则包括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每个成熟的学科都有这样的划分,考古学也不例外,文物、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是考古学的实践领域,考古学由此与公众联系在一起。在方法方面,考古学与许多学科都有交叉,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考古学方法,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是较早成熟的,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体骨骼考古、分子考古等也都已经发展成熟,还有更多的交叉学科正在成熟之中。考古学理论与学术史(包括思想史)也已有独立的领域。对于未来要从事考古工作的学生而言,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实际上,目前国内没有哪一所高校能够覆盖所有这些领域,往往是有所侧重地发展。如果我们把时空都称为纵向划分的话,那么按照学科体系的划分就是横向的,纵横经纬相互穿插,让考古学成为一个几乎与所有学科都有关联、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尽管考古学并不是热门学科,从业者的数量也较少,但它是如此的博大,一个人终其一生,往往也只能精通一个小的领域。

我们知道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实物遗存的学问,也正因为如此,实物遗存的特征也是一个区分考古学的维度。石器、陶器、聚落、墓葬是史前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由此也就形成了专门的领域,我个人学习石器考古近三十年,就是与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器打交道,石器考古的工作就是“让石头说话”(这也是我的近著的书名)。研究较晚时段考古的则可能会涉及玉器、青铜器、漆器、画像石、碑刻、瓷器、古文字、佛像与石窟寺、古代建筑、书画等材料,每一项材料都是一门需要穷尽一生才能弄清楚的学问。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喜欢看碑帖,中国书法之美都是前人的天赋、修养与苦练的结果,要欣赏其中的美,需要反复地观摩与体会。我没有碑刻考古的训练,无法去研究它,但这不妨碍我发自心底的欣赏。

考古知识领域的划分还可以按照主题来做,比如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除了这些大问题之外,主题的设定是可以比较灵活的,可以按照研究者的兴趣来确定,当然,要想获得关注与资助,主题显然要具有时代意义,是一个时期的焦点问题。正是因为主题可以灵活设定,因此,主题能够较好地体现研究者的创造性。20世纪70年代前后,谢弗、拉什杰等一批学者高度关注“考古材料形成过程”,后来这也就成了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80年代,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景观”问题,不再局限在环境层面上考虑,而是要关注景观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对人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景观考古”这个主题。主题的探索是开放的,前面提到的复杂系统研究、心智、语言起源、族属、宗教起源等,都是当下考古学研究探究的主题。就拓展主题而言,考古学是鼓励跨学科合作的,这也应该是学科的发展趋势之一。所有这些主题,也都是考古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一个或多个主题上进行探索。就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而言,中国考古学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就我个人而言,当前探索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主题是探索未来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我们是亦步亦趋追随西方,还是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的特色在哪里?如何真正做到而不是“放卫星”?

成为一名考古学家,首先意味着要接受系统的考古教育。19世纪式的自学成才,在学科日益专业化与复杂化的今天,已经很不现实。上面从数个角度来讨论考古学的知识领域,其实就是考古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在本科阶段,必定会涉及六大段的考古,还有考古学导论、考古学史等基础理论课程,还会有考古摄影、考古测量、考古绘图等方法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的上学期(通常会从暑假开始)开始田野考古实习,系统学习田野考古的方法,包括调查、发掘、整理、参观等,田野考古实习的时间是一个学期。这些课程基本是所有专业的考古教育都需要具备的,在此之外,每个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添加相应的专业课程。我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当时考古学系与古籍研究所是同一个单位,因此学生会多上一些有关古文字、古文献、文化史的课程。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之一就在于能够结合历史文献与历史文化,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很可惜的是,有段时间考古学系与古籍研究所分家,学生接受的相关教育减少。如今吉大成立了考古学院,恢复了以前的设置。当代考古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考古的相关课程自然也是越来越多,这也是必要的。

当前的考古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级:本科、硕士、博士,有人可能还愿意把博士后也加上,从而形成了四级。博士后阶段有些模糊,它好像是求学与求职之间的过渡,将之称为一级也在两可之间。把这整个教育流程走完,最快也要11年,那也就是说硕博连读,用5年拿到博士学位。我个人用了15年(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6年、博士后2年),我的博士之所以用6年,是因为留学的原因,美国考古学是人类学体系,我没有相关的基础,要学的内容太多,再加上语言障碍,自然要花更长的时间。在美国考古学的教育体系,拿到博士学位通常是在本科毕业后的第13年,即在35岁前后。中国考古学也日渐趋同,主要原因是博士毕业延期越来越普遍,许多学校把博士的学制从3年延长到了4年,即便如此,还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延期。延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还没有完成科研考核,攻读博士期间,需要发表两篇论文,至少要有一篇是核心期刊论文;还有的是因为博士论文的写作难度太大,题目太大,材料太少,或是学生的能力不够,都可能导致拖延;还有就是家庭原因,博士普遍已经成家,此时可能有了孩子,自然会耽搁时间。攻读博士期间的收入菲薄,研究压力较大,因此,如果没有较为充分的准备,不建议贸然攻读。实际上,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读完博士,其实也就是学问刚刚入门,表明一个人有能力去探索未知领域了,并不等于已经获得了成功。可能还需要5-10年的历练,包括更加深入的阅读、研究实践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有了自己独到的、系统的见解,我们才可以说这位学者称得上是一名考古学家。这个要求不算高,也不算低,没有把考古学家的称呼设定为极少数有学术权威的人,也没有将其泛化为所有考古工作者。

二、考古学的问题与前景

成为考古学家意味着要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那么考古学有哪些重要的问题呢?“考古学何以可能”部分曾说道,考古学的核心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透物见人。从过去遗留下来的有限物质遗存中发现前人,包括他们的活动、社会以及观念,需要不断去探索理论、方法,获取更多、更高精度的材料。更进一步追问,透物见人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为什么关注这些而非其他,不难看出来考古学的探索深受其外部与内部关联的影响,考古学是想知道什么与能知道什么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尽管考古学家是埋首过去的研究者,他仍然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并深受其影响的人,考古学需要考虑如何对现实社会有更大的贡献。回顾考古学史,考古学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然,其中也并非没有教训。考古学发展透物见人方法论的过程中,非常强调科学,我们现在所说的考古学就是“科学考古学”的缩写,但是发展科学考古学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阉割了物质遗存的文化意义。除魅的过程让考古学失去了人文的维度,人类生活机器化,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之中。进入社会的考古学可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可能被滥用。这些是我们已知的教训,考古学还会犯怎样的错误,我们还不知道,但在曲折中前进,螺旋式发展,则是可以预见的。

回到中国考古学的范畴,对于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考古学的人而言,哪些方面具有前景呢?也就是哪些地方是中国考古学的生长点?成功意味着要在合适的地方努力。我想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中国文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最闪亮的领域,它也是考古材料发现的组成部分,材料发现依赖田野考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田野考古才是中国考古学的第一个生长点。应该说田野考古一直都是中国考古学的第一生长点。通过田野考古,不仅获得令人瞩目的发现,而且还获得了探究古史的科学研究材料,更进一步说,还获得文化遗产,可以用于展示、品鉴等。现在中国每年有成百上千的考古发掘项目,部分是基建项目,为了不被建设工程破坏,不得不发掘;还有少数为了研究目的的主动性发掘。不论是哪一种发掘,都需要考古研究者的参与,风吹日晒,有几分辛苦,也有几分神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在脚下发现什么东西,墓葬、聚落、祭祀坑……每位考古人都会有自己梦寐以求的发现,为之欢欣鼓舞,为之失魂落魄。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还没有过去,还有大量的发掘项目需要完成,不断会有新的材料出现。与此同时,随着专业队伍的扩大与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加,主动性的发掘项目也会更多,发掘的精细程度还会提高。不过,项目总量的增加速度赶不上专业力量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将来的田野考古不会像现在这么忙,生活与研究条件也会显著改善。对于热爱野外生活的人来说,田野考古仍然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一言以蔽之,在中国考古研究中,田野考古仍然是王道。

中国考古学第二个亮眼的生长点是科技考古,也称考古科学、技术考古或是实验室考古(因为绝大部分研究都在实验室完成,相对于田野考古,其实验室特色格外鲜明)。从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来看,在国际考古期刊上,这个方向产出了最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这是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是中国考古学研究进步最为迅速的领域。如今的考古学研究绝不再是挖挖土,考古实验室的科学装备已经不逊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科技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已经形成了若干分支领域,较为成熟的有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年代考古(年代测定)、人类骨骼考古、古DNA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等,还有更多的分支领域正在壮大之中。这些分支领域的最大特点是学科交叉性,研究者除了懂考古之外,还需要懂得相关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人、对考古学的科学性有所怀疑的人、不大喜欢野外生活但喜欢考古的人,适合这个方向。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考古机构中将会兴建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这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它们,考古材料的分析、保护都将无法进行。这个方向需要较多的人才,是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生长点是中外交流考古。这是个新方向,最近这些年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进行,需要大量熟悉相关国家的文化工作者。考古学研究非常适合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途径,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为将来其他方面的合作奠定更有利的条件。目前国内考古学界很少有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国家实际上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熟悉合作对象所在国家的语言、历史与文化。目前较为迫切需要的语种是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走出国门研究世界其他地区文明与文化是必然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中国之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明自身。只有通过文明比较,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把握中国文明的特色。中外交流考古需要一大批开拓者,目前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有志于这个方向的学生,在大学时候可以辅修一下第二外语与世界史,相信将来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

第四个生长点是历史考古。这个生长点有点老,但基础深厚。如果上面所说的考古学研究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地方,那么历史考古就是水面下的冰山。它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研究者不仅仅有考古专业人员,还有大量的爱好者。在历史考古中,文物研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需要良好的文献功底,需要熟悉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还需要一两手绝活:青铜器、玉器、造像、铭刻……其中的行当不胜枚举,任何一类东西都需要终身研究才可能精通。也许因为这个领域太过于艰难,考古方向的学生有些望而却步,致使后段考古的人才稀缺。考古方向的学生以为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结果发现自己往往才刚刚入门,真正的学习要从实际工作时开始。实际上,大学因为缺乏相关的实物标本,很难教授这个方面的知识,这可能是学生不大敢选择后段考古的重要原因。当然,在学校奠定的知识基础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似乎不大喜欢这个词)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应该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个方面,我们过去有些忽视,将来应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和以上四个方向相关的还有一个很高端的生长点,那就是水下考古。它是田野考古,也是科技考古,更是中外交流考古,还是历史考古,因为沉船基本都是历史时期的。水下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出现比较晚,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最近这些年发展比较快。上次在三联书店新知大会上听姜波老师介绍,目前中国考古学界拥有水下考古资质的有150余人,现在能够下水工作的人员将近一半。中国水下考古的工作范围目前已经扩充到了红海、地中海。水下考古是考古学中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方向,需要相当大的投入。目前中国水下考古已经有了自己的专业船只,也有不错的专业潜水设备。尽管有先进的装备保障,水下考古工作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某种意义上说,是勇者、强者的游戏。没有较好的身体条件不行,没有一定的胆量也不行,没有足够的耐心还不行(上浮是个缓慢的过程)。除此之外,还需要考古学的专业训练。不过水下考古有个其他方向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一旦遇到发现,出土物就会极其丰富,而且非常完整。当陆上考古为出土一件完整器物而兴奋不已的时候,水下考古队员对此只能说少见多怪。一艘沉船上可能会有数以万计的完整器物,保存状况之好,有些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做成的。

最后一个我能想到的生长点是公众考古(或称公共考古)。这是一个热度很高但争议却很大的方向。习惯上,大家自觉不自觉地会把它等同于考古科普,这样的话,给人的感觉就不那么高大上,好像没有技术含量似的。然而,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领域。考古学研究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公众,服务于现实,服务于时代。否则,纳税人为什么要拿着真金白银养一群毫无用处的人呢?公众考古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读考古学史,我们会发现考古学最初是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他们在茶余饭后收藏把玩古董,垄断了文化生活。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发展,中产阶层走上历史舞台,如果古物还是由私人把控,那么就很难让大家都欣赏到。于是乎有了博物馆,有了旅游产业,有了专业的考古学研究者。而今我们讲公众考古,其目的是要囊括最大范围的社会群体,显然,这些公众应该都是受过教育的群体(公众是教育普及的产物)。其关键点,或者说它不同于考古科普的地方,在于公众考古更加强调专业群体与公众的互动,更重视公众的参与,更希望让考古学获得某种公共性。而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物质条件,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这样的互动与参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掌握表达技巧的专业人员,能够把专业的话语以更接地气、更加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公众是一个极大范围的群体,因此,对公众考古的需求也是极大的。想一想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唤起了多少读者对明史的兴趣,考古学领域也非常需要自己的当年明月。

三、作为考古人的生活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经遇到一件事,二战中德国入侵了法国,有位年轻人来找萨特咨询,他不知道是应该留下来照顾母亲,还是应该去英国参加法国抵抗军。这种类似忠孝难以两全的问题,萨特采用存在主义哲学给予了回答:未来是开放的,人是自由的,但只有去认真参与才是有意义的,意义要去创造与体验才成其为意义。考古工作也是如此,而非按照流行的标准,简单以薪酬多少来衡量。工作如同食物,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所以很难说哪一种工作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虽然如此,这里还是想谈谈考古人的生活,或可以为梦想成为考古学家的人所参考。

许多人都是通过田野考古了解到考古工作,喜欢或讨厌,田野考古是试金石。即便是学习考古的本科生,大三的田野考古实习也是分水岭,喜欢田野考古的同学一定会继续从事考古工作,厌恶者自然会想办法离开这个行当。海德格尔讲人要诗意地栖居,其实就是说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赋予世界以意义,包括自己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会喜欢田野考古呢?主要原因是参与者赋予了野外生活以意义。否则,感受到的都是穷乡僻壤的闭塞与不便,而不是在城市里永远不可能看到的满天繁星、可以嗅到的乡土气息、可以触摸到的远古遗存。某种意义上说,考古是一份特别接地气的工作,能够干好这份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得抑郁症的,因为他或她在野外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从识字不多的农民到地方官员,为此不得不发展出出色的协调能力。反过来说,这份工作又是十分有挑战性的,除了要克服自然条件的困难之外,还需要克服社会困难。19世纪的考古学家面临的主要困难可能是自然条件的恶劣,而今物质条件已有极大的改善,困难主要来自社会方面。并不是说以前就没有,只是相对于可怕的自然条件,社会困难反而没有那么严峻。早年考古学家需要携带武器防身,甚至需要武装护卫,所以那个时候的考古学家也就不得不比较剽悍。和前人相比,现在的考古学家如同经理人,非常需要管理与沟通能力。

野外生活是诗意的,沉浸式的体验必然如此。野外适合旅行、摄影、思考、写作以及发呆。我个人发现野外特别适合读书,因为手边的书不会多,不会像在家或办公室里,有太多的选择,这样反而能够专心地读那么几种书。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野外,白天往往有其他的事,颇有一些是体力劳动,所以回到室内读书的时候,反而是一种休息。在家或办公室,本来就需要读书,再多读一点书,没有明显的休息感觉。在我所知道的工作之中,考古是少有的能够把室内与野外、脑力与体力劳动、现实与想象较为均衡地结合在一起的职业。现代社会,许多工作都是有太多的室内生活、太多的脑力劳动、太多的现实关注,生活失去了平衡。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古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业。每个人都向往拥有诗和远方的生活,不过,大多数人是叶公好龙,当这种生活真的来到的时候,他们又变成了现实主义者。考古工作本身就是诗和远方,沿着乡野的小道散步,你不知道这条路的前面会有什么,不知道前面会有怎样的风景,不像在城市的公园,一切都是那么确定。发思古之幽情是一件浪漫的事,想象数千年前人们的生活与周围的景观,那时没有所有的工业设施,甚至没有农田,一切处在自然状态,而你的身边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石器、火塘……

尽管这里我强调野外在考古人生活中的位置,实际上,考古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岗位并不需要经常下野外了,科技考古人的工作基本都是在实验室,文博方向的考古人更是在博物馆、办公室工作,像我这样的大学老师,因为课程多,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能够去野外。从野外回来,书斋会变得特别令人舒适,明亮的灯光、阔大的书桌,这些都是野外无法比拟的,本来平平无奇的生活突然又变得新鲜起来,甚至令人向往。你可以把自己的思考从当下延伸到遥远的过去,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来审视现在:人类曾经数百万年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也曾在农业时代度过了上万年,过去数百年中,人类走向了工商业社会。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业社会的转型阶段,旧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消失。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现实的变化,我们的心绪会更加平静。那些暂时的风雨不过是偶然的天气的变化,即便是狂风暴雨,我们也知道它相比历史而言,只是一瞬间的波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去思考这样壮阔的历史,而是凝神去观摩、体验某一件器物,那经过历史的种种波折存留至今的古物上保留着岁月的沧桑,玉器会出现“鸡骨白”那样的沁色,青铜器上会有古雅的绿锈,碑刻上会有斑驳的崩损,书画如同蒙上了一层赭色的面纱……你可以久久地凝视,细细地品味,直到你融入其中。

在考古的园地里你可以足够地狂野,可以足够地阔大,也可以足够地沉静。当然,无论多么诗意,还是需要站在坚实的大地上。回到现实中来,经典的考古人生活在各个考古研究所中,从中央到地方省市,都有考古研究所,如今经济实力强劲的地级市也有自己的考古研究所,成为新兴的实力派。如果你的确喜欢野外生活,那么考古研究所是可以充分满足你的:有些研究者高峰时期一年中接近300天在野外度过。如今野外工作趋于精细化,专业分工增强,部分野外工作分派给了考古勘探公司,考古研究者的野外工作相应减少。第二批次考古人是大学的考古研究者,如今国内已有四十多所高校开设了与考古相关的专业,有考古课程的高校就更多了,高校也是一支研究力量强劲的队伍。第三批次的考古人在各个博物馆、文化遗产部门工作,随着中国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实际上大部分的考古人都在这些单位工作。从中央到地方还有文物考古管理部门,有一部分是公务员,还有一部分是事业单位编制——文物考古属于专业部门,需要专业的管理者。考古研究所、高校、文博单位、管理部门之间也互有往来交叉,近些年来,高校考古教育在迅猛扩充,不少考古研究所的研究者进入高校,文博单位的研究者不少在大学兼课。除此之外,上面还提到了考古勘探公司,这是中国考古学中的新事物,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发展而来的。公司是企业性质,可以负责考古勘探与发掘,提供咨询与技术保障,还可以从事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公司更加灵活,能够容纳更多样的人才,如考古技工,若在事业单位中很难得到编制,就可以在公司中找到职位,也可以成为行业的专家,较之从前时有时无的工作机会要好得多。

2013年,也就是我大学本科毕业20周年的时候,大学同学组织了一次聚会。在我们的大学时代,大家更想找一份有前(钱)景的工作,二十年后发现,这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大家都有了工作,也都有了住房,如今恐怕都有小汽车(至少能够买得起)。倒是另一个问题更加关键,那就是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寻找意义、去创造意义。诗和远方或许在现实社会中无足轻重,然而,人最终寻找的还是它们。考古人也不例外,跟所有人一样,我们既需要立足现实,解决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需要超越现实,构建属于自己的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人文学术的使命,也是考古学的使命。当个人把自己的意义融入考古学的使命之中时,也就完成了成为考古学家的精神升华。

本文摘自《考古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