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鮸,俗称“鮸鱼”“米鱼”,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我县开启鮸鱼深加工全新阶段,现已形成集鮸鱼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日前,饶平鮸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鮸鱼为鲈形目石首鱼科,是近海网箱养殖的优良种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素有“一鱼十吃”的说法。

我县位于闽粤交界,海洋资源丰富,港湾同时满足常年温暖、盐度适中、潮流平稳等条件,是鮸鱼生长的天然良港,我县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鮸鱼养殖大县,所产的赤鮸鱼身稍短,肉层厚实而鱼肉鲜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80年代,养殖技术的传入解决了鮸鱼人工繁殖的难题,此后,我县大力发展海水网箱养殖,推动鮸鱼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规范化发展。2021年,饶平县获评“中国海鮸之乡”的称号。

鮸鱼全身都是宝。近年来,我县水产企业不断精进深加工技术,进一步挖掘鮸鱼的食用价值,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推出一系列海鮸预制菜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鮸鱼主要是取鱼鳔,它的经济价值较高,现在是把整条鮸鱼全身都做成“宝”了,鱼鳞晾晒,鱼肉做成熟制咸鱼粒、酸菜鱼、鮸鱼扒等市场热销的产品,另外鱼骨、鱼鳍等也开发了相关产品,市场反响火热,投入市场的这两三年来,产品认知度越来越高,销售量也在逐步增加。

从传统渔业县到“中国海鮸之乡”,鮸鱼之于饶平,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标识。我县将以擦亮“中国海鮸之乡”名片为导向,结合渔业资源禀赋,加强农产品资源和深加工平台建设,汇聚各方优势,激发产业“资源+平台+配套”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