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机器狗火到了国外,事情起因是中柬双方进行联合军事演练,在相关进程中,一款机械狗产品亮相,引发关于智能化和无人化装备的热议,很多人猜测未来的战争形态可能大变。

就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来说,台海演练行动中也存在无人探测设备的联合行动,这不得不让人就此产生一些猜测,这些无人化设备要怎么应用到正面战场?它们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对无人军事设备,最让人熟悉的还是无人机,俄乌冲突中,乌方借由无人机,在一开始让俄方遇到了麻烦,取得了一系列军事成果,当时国际社会就开始重新思考无人化设备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展现到民众眼前的无人化军备更进一步,将仿生学和军事领域相结合,再配以各类模块,完成相应军事任务,比如探测、局部打击、火力拦截、掩护行动等等。

中柬演练此次的目的更多针对恐怖分子,需要围绕城镇街区进行行动,在这样的行动场景限制下,大型军事设备就很难保证人质的安全或是达成复杂地形内的精确打击。

去除掉火力覆盖的选项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精确、快速为主要目标,这就给了无人化设备更多的操纵空间,且这些无人设备要比人力资源成本低很多,能大量避免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完成相应任务,自然是最佳的结果,因此,面对无人化设备的出场,不少人认为这些设备将改变未来战场的形式,美国媒体也有不少评论这件事的。

对美国来说,在高科技领域出现的争端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多寡,关乎未来占据的国际市场,甚至是在战场上取得多少优势的区别,所以美方才会在高科技领域围追堵截。

这次机械狗的推出,自然触及到了美方的敏感神经,特别是在将中方标为“假想敌”后,美方针对的态度就更加明确,在涉及关键领域的项目研发上卡原材料供应,封锁技术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看到我国机械狗运用在反恐行动演练上,自然忍不住要进行抹黑一番,渲染所谓的“中方威胁”,并且还宣称无人化设备存在道德问题,认为无人化的装备将对人权造成侵害。

这番说法实在是缺乏支撑,乌方用无人机打击俄罗斯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见到美方慷慨陈词?现在倒是立马站出来反对,所谓的“双标外交”也是时候该变通一下了。

不少外国媒体都报道了此次演练,作为解放军首次放出武装机器狗,还是有相当的话题度,就《欧亚时报》报道,解放军拿出的机械狗分为不同型号,加装了不同的模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型机械狗用于侦查,主要优势为速度快,能够利用热成像亦或是直接影像拍摄的手段传输信息,虽然在开阔地带仍旧存在问题,但巷战优势十分明显。

其一,士兵体力有限,不可能像机械狗一样连续多小时高精度作业,一旦出现失误就可能危及生命,任务也会宣告失败,而机械狗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其二,机械狗造价低廉,培养一位士兵花费的资金,要超出其无数倍,就算出现意外,导致机械狗损毁,立马就可以派出下一只做替代,这也兼顾了经济性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除了探测外,机械狗身上也可以携带火力装置,如果不需要进行火力覆盖打击,可以采用机械狗先做局部打击,因为造价低廉的缘故,照样可以采用数量取胜。

它们本身具备高机动性,能够从隐秘地点发起突袭,很好的完成打击任务,对决策人员来说,机械狗传递的影响会增加他们对战场的把握,同样的,对正面战场人员也是如此。

且机械狗进行相关行动,会减轻士兵的压力,让他们能够用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另外的任务上,这可谓是另一层义上的“协同作战”,美方评价称这将对传统防御策略形成极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对此反应比较大其实可以理解,毕竟是美国先立项的军事项目,但结果因为噪音问题,隐秘性无法解决,美方选择搁置了,而现在解放军将其用到实处,或许算是揭开美国伤疤。

当然,虽然无人化设备已经开始局部应用,但在正面战场上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使其应用到更多场景,起到更多的协同作用,是接下来要不断探寻的课题。

参考文献:

《“领先美国一步!”美媒称解放军机器狗成巷战利器》(上海热线)

《外媒:中国的机器狗研发又领先美国一步 或成解放军巷战利器》(中国宁波网)

《“金龙-2024”军演,中国机器狗火到海外!美媒承认:中国又领先美国一步》(中国青年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