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目前不论是牙医还是各个科普博主,都在推荐电动牙刷,但是这玩意儿不花点心思去选,是真的很容易踩坑

有的牙刷除了振动之外,要摆幅没摆幅,要刷毛技术没刷毛技术,刷起来打牙不说,关键清洁效果也不好,有的牙刷看起来一百来块,物美价廉,一看刷头价格30一支,用一年下来换刷头的钱比牙刷本体还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气差的碰到这种刷着刷着刷头爆炸的也不在少数)

更有甚者因为牙刷没挑好,从手动牙刷转成电动牙刷之后,刷牙效果反倒下降了,这一切其实在最开始挑选的时候多花点心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这篇文章就来讲清楚选电动牙刷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避开一些电动牙刷常见的坑点!

当然如果你要是着急选一款各项性能过硬,而且价格不贵的高性价比电动牙刷的话,可以看看徕芬扫振电动牙刷

作为市面唯一扫振式的电动牙刷,通过振动+扫动的刷牙模式,配合自研伺服系统加持下更高的刷力,强力清洁牙齿污垢,以及60°大摆服能够更好的刷洗清洁盲区,常见的牙斑菌、嵌塞物和黏着物基本2分钟一扫而光,而其配备的0.02mm超软尖丝标准刷头,舒适清洁还不会对牙龈不会造成损害,经常牙龈出血的口腔敏感用户的理想牙刷。

同价位内这款的护龈和清洁力都是最强的存在,而性能和这款相当的基本到手价都得1k多,可以说是目前最具质价比的选择。

如果对电动牙刷性能要求不那么严苛,只想用最少的钱获得一款入门级电动牙刷的话,那可以看看小米T302

作为百元档为数不多好用的牙刷,这款标准模式65天的长续航是主打卖点,不用频繁充电,38000次/分钟的振频也保证了一定的清洁能力,到手只要一百块出头,适合没用过电动牙刷的小白拿来入门尝个鲜。

选择电动牙刷的时候盯紧这几个点,可以避开99%的坑!振频别太高也别太低

振频指的是电动牙刷的振动频率,一般表现为每分钟振动次数,目前主流的电动牙刷基本都采用振动技术进行清洁,所以其振动频率也就直接决定着它的清洁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振动频率和清洁效果是成正比的,但也不能一味追求超高振动频率,你首先得考虑自己的牙龈受不受的了,否则极容易造成牙龈损伤。

国人口腔环境能承受的振频一般在20000-40000次/分钟之间,可以以这个区间作为参考指标。

刷毛一定要好好挑选,尤其是口腔比较敏感的人

拿到先看刷毛软硬度,平常喜欢抽烟或者喝茶,牙齿色素残留多的优先选择较硬的刷毛,而口腔比较脆弱,经常出血的优先选择较软的刷毛,可以把刷毛在牙齿上按压,以是否感受到刺痛作为判断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刷头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植毛率和磨圆率两个数据,好的刷头植毛率和磨圆率一定不会太低,否则容易对牙釉质造成损伤。

口腔敏感人群优先选择材质细软,高磨圆率的刷毛!

别光顾着牙刷便宜就入手,查查刷头价格

我之前踩过那种坑,就是贪便宜买了一款电动牙刷,价格非常友好,等到换刷头的时候一看,奶奶的一百块三支,比牙刷本体还贵,后来才知道这家玩的是卖刷头挣钱的套路。

一般来说一个刷头用三个月就得换了,大家可以以这个时间来计算一下日用成本,日用成本太高的牙刷,个人并不建议入手。

尽量选择符合巴氏刷牙法要求的牙刷

目前最科学的手动刷牙法是巴氏刷牙法,俗称水平震颤拂扫法,这种刷牙法深度清洁效果非常好,但是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刷牙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目前的声波式电动牙刷,受限于电机的运动方式,基本都是以局部横刷振动为主,刷毛的运动幅度很小,难以形成有效的拂扫动作,就需要大家重新学习新的刷牙手法。

这也是很多从手动牙刷更换成电刷之后,刷牙体验感觉还不如手动刷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家在选择电刷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平常的刷牙动作和习惯,选择比较好进行巴氏刷牙法操作的牙刷,避免产生刷牙手法变动引起的不适。

那么市面上比较热门的电动牙刷型号究竟用起来怎么样呢?

以下全为本人亲身体验,希望能为大家选购提供参考

徕芬扫振电动牙刷 ¥299 推荐指数:★★★★★

这款我用的第一体会就是扫振一体式刷牙太香了,牙刷通过自研伺服系统的调节,在振动的同时进行大幅度的扫动,来对振动清洁不到的牙缝、龈缘进行补刷。

不要小瞧这个伺服系统,这款用的电机是高精工领域的伺服电机,同时在电机之外加入高响应控制芯片2颗线性霍尔元器完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使其脱离了传统牙刷的位移振动,真正实现大幅度的扫动刷牙。

举个例子,其他牙刷的扫动基本只能在5~8°左右,只能做到牙齿表面清洁,而这款的扫动幅度能做到最高60°的大摆幅,像是牙缝和龈沟这种清洁盲区也能轻松扫刷!

同时在算法上采用计算振动,使得运作过程的动能稳定,提供持续的动力,进而不会因为动力衰减影响清洁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我自己感受来说,不需要多复杂的操作,它自己会在嘴巴里扫来扫去,省事的同时,清洁力非常不错,而且和巴氏刷牙法要求的拂扫动作如初一辙,我不需要再去学习新动作就能轻松实现巴氏刷牙法,这点真的贼拉省事。

配了三款刷头可选,其中标准刷头的0.02mm尖丝细软刷毛,这种尖丝PBT材质要比普通的尼龙材质更加柔软,也更加的护龈,个人体验完全没有任何的刺激,在牙缝和龈下轻轻的扫刷也没有那种不舒服的不适感,刷完也没有出血,另外两款强劲清洁和亮白刷头也不错,很难相信这么好用的刷头只要¥9.9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尖丝刷毛和普通刷毛对比)

而且这款的档位是目前测评牙刷中最多的,通过APP可以对牙刷在振频、扫速和摆幅三个维度进行十档调节,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口腔环境,选择最合适的刷牙模式,哪怕是我这种牙齿比较不齐的情况,也能找到合适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它这个颜值太绝了,好看的不像这个价位的牙刷,机身是一体成型的设计,只有一个无缝按键,负责开机和开启飞行模式以及档位切换,没有传统电动牙刷那种繁琐复杂的按键块,整体质感给我一种高级、黑科技的感觉,一看就是精密加工的产物,颜狗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牙刷有飞行模式,防止误触,这两点在平常出差或者在外旅行的时候,是非常使用的设计,放在包里自动休眠,拿起来检测到就自动唤醒,磁吸式充电又快又方便。

此外关于这款的清洁效果,我正好拍了一张,可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用下来体验非常nice,自研的伺服系统为基础实现的扫振式刷牙,算是开创了电动牙刷的新纪元了,2分钟搞定齿面齿缝的牙斑菌,而且从来没有出血的情况出现,刷牙体验非常不错

罗曼X70 ¥559 推荐指数:★★★

罗曼也是做电动牙刷的老牌子了,这款X70在罗曼的电动牙刷系列里属于高端牙刷一档的,整体性能都很出色,没有太大的硬伤,我用了半个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款极其恐怖的续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以往用过的电动牙刷按中档持续使用的话,续航大多在15天左右,也有像是徕芬这种高续航选手,能做到待机30天,而罗曼这款加装了一个3000毫安的大容量电池,直接把这款的续航干到了60天的水平

因为职业因素,我是经常出差的,这种长续航的电动牙刷最爽就爽在不需要频繁充电,基本出门之前充一次,充完电够我用个半个月的,非常顶用。

当然高容量,充电时间也更长,实测充满大概需要5~6个小时,没有快充功能,还是老式的Type-C充电口,一旦电用完了就得等它慢慢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的性能其实综合来看还不错,至少我自己没有测出太大的坑点,高续航这个点比较复杂,喜欢的人会特别喜欢,而对续航没那么强需求的人,则会对漫长的充电时间头疼,如何取舍还是看大家自己。

小米T302 ¥149 推荐指数:★★★★

有朋友如果是米粉的话,应该都知道小米的产品各个都是长续航选手,这款我用完也不例外,在标准模式下,充一次电能维持60天的续航,即使是经常出差或者旅行的朋友,也不要带着充电器频繁充电,续航党的梦中情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洁这块,这款的最高振频35500次/分钟,略微有点打牙,但只要不是怼着牙龈猛刷问题不大,表面清洁的很干净,牙缝和龈沟这些地方建议用竖刷法二次清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刷毛就差点意思了,我感觉跟普通手动牙刷的刷毛差不了太大,比较普通的尼龙刷毛,磨圆率也一般般。 不得不说,小米家的产品向来以性价比著称,这款牙刷是百元档价位里续航最久的,闪光点不少,很适合没用过电动牙刷的朋友尝个鲜。

拜尔A6 ¥159 推荐指数:★★★★

我一直都说,不要看多了千元档牙刷,就下意识的以为百元档牙刷就没好货,这点就有点形而上学了,至少拜尔这款A6就打了很多人的脸,身体力行的告诉大家,百元档一样有好用电动牙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在振频这块35000次/分钟的振频和某浦31000次/分钟的振频差距不大,甚至还要强上一点,整体的清洁能力是非常可以的,但是某浦卖1k5,而拜尔只卖150……

虽然这款4个小时的充电时间和只有两档的模式,相对千元档牙刷要差点意思,但是对于很多只有入门需求的朋友来说,档位少还好操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价格就是这款最大的优势,能以一百来块的价格,提供一款清洁能力过关的电动牙刷,这款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别的不要强求好伐?如果你是预算紧张,没用过电动牙刷的情况的话,这款还是很值得入手的。

说了一大堆,其实还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电动牙刷确实好用,但最重要的还是懂的怎么去挑选!

如果看了几篇测评文或者推广文就冲动消费下单,结果拿到手一用发现哪哪都不合适,白白拿自己的钱交了这个学费,大家也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的吧?其实只要好好花点心思去了解一下选购攻略,这些都可以避免的。

尤其是初次用电刷新人,我教你们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实在不知道咋挑就抄别人作业,找口碑好的买,肯定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