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苏淮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网站“师资列表”更新信息显示,此前担任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CSRC)讲席教授、材料与能源研究部主任的魏苏淮已于2024年6月加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担任讲席教授、物理学院院长。

公开资料显示,魏苏淮1981年于复旦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后通过中美物理联合招生(CUSPEA)赴美国留学,1985年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5年至2015年,他曾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工作,担任过理论研究室主任、国家实验室Fellow。2015年,魏苏淮全职回国后担任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讲席教授、材料与能源研究部主任。

魏苏淮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理论计算研究,通过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半导体的电子结构、无序合金、缺陷和掺杂、磁性半导体、光电及能源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成果,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1999)、国际材料学会(MRS Fellow, 2014)会士。

他与合作者发展的第一性原理全电子、全势的FLAPW方法是目前计算固体电子结构最精确的方法;他与合作者提出的计算无序合金物理性质的特殊准随机结构(SQS)方法是目前第一性原理计算合金性质的标准方法;他发展了第一性原理半导体缺陷计算方法,与合作者建立了半导体平衡态掺杂极限定则。

至2024年6月,魏苏淮已发表论文580多篇,其中70多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被引用次数大于76000次,H因子大于136。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是由宁波籍企业家虞仁荣设立的教育基金会举办、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重点支持筹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筹备机构。学校注重基础研究、突出前沿交叉、强化工程技术,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宁波市政府已选定校址并规划用地总规模约2300亩。校园位于甬江科创区的高教园区与制造业板块之间,永久校区(第一期)预计于2025年建成。规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为10000人,本科、硕士、博士比例为4:3:3。

目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由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担任。

2024年6月11日下午,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

官方报道称,彭佳学充分肯定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筹建工作成果。他说,学校聚焦“小而精、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目标,完善治理架构,加大人才引育,强化科研攻关,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投入、优化保障,推动学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