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arry。

这是我在高净值移民的专栏【励哥吐槽留学】上发表的第2篇文章,我将持续观察当下的留学市场,为普娃和家长们聪明匹配的留学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学圈又出大瓜了!

最近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香港大学商学院要求部分在校硕士生提供中留服的海外本科学历认证,无法提供的学生将会被取消录取和学位,这件事涉及大约200名学生。

原因是港大发现有学生通过 “保录取”机构,伪造了海外大学的学籍、成绩单、学位证书等一套资料,从而获得香港大学商学院的硕士课程录取。

但是,到了学校学习之后,完全无法跟上进度,甚至需要借助翻译机,从而引起了学校的怀疑。

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学生申请资料和学位信息全都是假的,于是展开了全面调查。

据悉,学生们向保录机构支付了近百万的费用,并且也已经缴纳了港大的学费和在香港一年的开销。

丑闻一被曝光,之前的花费不仅全部打了水漂,可能还会留下终身诚信的污点,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是,选择了伪造材料“保录取”的家长们,就应该能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昧著良心”的赌博。

类似于100万人民币就保你上哈佛,可信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中国家长拒绝不了“保名牌”的诱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保录取”第一次翻车了。

2019年,《洛杉矶时报》和《每日邮报》报道,一个自中国的家庭,向中介支付了650万美元(约合4300万元人民币)用以行贿,将其女儿送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根据后续报道,这个巨额款项是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向美国中介用以“保录取”其女儿录取斯坦福。

该中介将其中的50万美元用于贿赂斯坦福大学前帆船教练,将董事长的女儿包装成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帆船运动员,从而让她在2017年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

然而东窗事发,这个孩子不仅被斯坦福开除,甚至企业的股价也因此下跌,可谓损失惨重。

这个事件让我震惊了很多年,竟然有人愿意花650万美元这么多钱来申请美本顶级名校,尤其是这位学生本身的条件并不差,毕业于美国著名的私立美高,并且在ACT(美国高考,满分为36分)取得了35分的高分。

可以说,如果她不花这650万,也是有可能被斯坦福录取的,至少也能录取到前20的顶级美本,而现在却什么都没有了。

美国的中介也是真的黑,只用了其中的50万来贿赂教练,自己净赚600万美金,这差价赚的也着实有点多。

但其实,这个利润率或许也是很多“保录取”机构的常态。

尽管“保录取”如此不靠谱,频繁暴雷,但他们的生意还是如火如荼,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咨询我们的家长也经常说起,某某机构说可以“保录取”某某名校,显得我们的承诺就如此没有吸引力。

我们当然也理解家长和学生为何如此追捧“保录取”,人性本来就是风险厌恶的,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当然很有吸引力。

尤其是当这个确定性的结果,能够极大满足家长和学生对名校的追逐欲望、可以让学生录取远高于自己真实水平之上的学校时,这样的承诺自然会让人难以抗拒。

但是,各位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保录取”时,一定要知道的是,机构到底是如何“保”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挖一下市面上常见的“保录取”的套路,按照恶劣程度排序。

如果你想提前联系我,帮你看看现在的留学规划是否合理,又或者你有留学意向,想聊一聊,可以私信回复【留学】添加我的小助手,联系到我。

一看就是假的,两大“保录取”骗局

先说市面上两个最败人品的“保录取”骗局。

第一种,也就是最恶劣的一种,直接造假。

如我们上面两个案例,伪造学籍、成绩单等等,或者帮助学生考试作弊,比如前几年接连爆雷的OSSD课程(安大略省高中文凭)等。

“稍有良心”的机构,会找些在线课程机构、“野鸡”大学、“野鸡”高中等开成绩单;没有良心的机构,直接上PS大法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埋两个雷:被发现作假从而取消录取、取消学位;以及,上了学后发现跟不上课程,最后无法毕业。

所以对于类似的机构,家长和学生要学会甄别

可悲的是,以前这些机构还只能藏在暗处,现在竟然都可以明目张胆地在各种平台做推广,宣传他们的所谓“保录取”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录取”最常把英联邦和中国香港的学校定为目标校。

他们的录取在很大程度上跟成绩等硬条件挂钩,只要成绩没问题,就大概率能录取。

但是美本、美研的录取,尤其是美本,经常自带“玄学”属性。就算你各项素质都拉满,藤校还是可能不正眼看你,那“保录取”的机构又怎么操作呢?

第二种,宣称有各种“关系”,比如校董推荐、认识招生官、参议员之类,可以 “保录取”。

但实际上,这些机构大概率根本没有这种关系,或者这种关系的强度其实无法达到“保录取”,但他们是先把钱收了再说。

习惯了中国的人情社会,对美国社会和大学录取程序不了解的家长可能就会信以为真。

但是,能做顶级大学校董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大概率比我们这些国内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有钱太多,怎么会被我们给的区区百万美金收买,卖出自己的推荐名额呢?这也是间接卖了自己的声望和信用呀。

另外,美国大学普遍采取录取委员会制度,由9-12名招生官组成。很多学校是必须全票通过才会录取某个学生,机构就算认识其中一个,又怎可能左右整个录取委员会的决定呢?

很多家长可能疑惑,“保录取”承诺了不录取退款啊,就算是骗我的,钱还是要退回来啊。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保录取”合同一般会规定一些条件,比如学生的TOEFL,SAT,AP,GPA成绩等等等等。就赌一个你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这些条件,到时候就可以以你没有达到条件所以没有录取为由不用退款;

第二,退款通常不是全额退款的,他会说你的钱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帮你去疏通关系了、安排实习了、买了科研了,所以退不了。但实际上,这些东西的真实成本很低,所以即使不全退,他赚的也早就超过一个正常留学规划的合同价值了。

最后,哪怕他全额退款,但由于这种“保录取”的合同金额都很大,比如100万美金,他收你这笔钱之后就去买个四年期理财,利息可能都有20万美元,那赚的也比普通的申请服务多太多了。

利用家长、学生不懂,挂羊头卖狗肉

接下来这两种,主要是利用信息差来承诺保录取。一种是看排名,另一种是看成绩。

看排名的这一种,就是纯粹利用家长、学生们不懂,来赚钱。

大家可以回答一个问题;“美国前20的大学和世界前20的大学,哪种好录?”

很多家长会觉得,美国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都世界前20了,那比美国前20厉害多了啊。

但实际上,中介口中的世界前20,通常是按我们已经吐槽过的QS排名来算,其中有很多非常好录的大学,比如UCL,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等。

但美国前20的大学,每个拿出来都非常硬核,最好录的也并没那么好录,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者洛杉矶分校。

哈哈,是不是被我绕进去了。

我曾经遇到一个已经签约某机构“高端保录”项目的孩子,说家长给她花了个100万人民币保录世界前40的大学,而且只去北美。

我还想着“前40?不会是多伦多大学吧?”

结果她果然去了多大。

而多大本科的录取门槛,大家懂的都懂……如果不是澳洲的大学挡枪,可能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它了。

所以,各位家长和同学也要多了解一下留学申请的各种基本常识,再去签约,不然很容易被忽悠。

看成绩这种,实质上是花高溢价买了个保险。

这类机构会是将“保录取”的硬性条件,也就是学生要达到的TOEFL、SAT、GPA、AP等设置的特别高,而尽可能压低“保录取”的风险。

比如我见过一个合同规定学生要:

  • TOEFL 115
  • SAT 1550以上
  • GPA 4.2以上

保录取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但其实,如果一个学生已经满足了这些条件,还是美高的话,那这个录取并不难做到。

所以本质上,这种“保录取”是在利用信息差,以及学生、家长们最开始对出成绩的“乐观幻想”来实现

因为我们遇到的所有九、十年级的家长和学生,都会系统性的高估自己这些考试和课程中所能够取得的成绩,反而是要越往后才越能学会接受现实——自己的分数考不上去。

所以,在一开始利用这种情绪,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博弈。

当然,这种机构也确实会帮学生规划一些活动,以确保学生当学生真达到条件了,确实能够实现录取承诺。

所以相比较前面的几种模式,这种还算是比较善良的。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不加这个“保录取”的承诺,他们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也是一样的,只是收费是“保录取”合同的一半乃至三分之一。

“保录取”这三个字,真值千金啊。

小众的第五种套路

第五种,在市场上非常少见,就是单凭一腔热血,给了家长和学生信心,从而给出了一个所谓的“保录取”承诺,常见于一些小机构。

由于这样的表现主要是为了吸引客户,所以收费和没有任何“保录取”承诺的大机构的收费也差不多,甚至更低。

这样的机构也会努力的完成每一个合约,以免真的要退费。

但由于规模小、服务比较细致到位,到最后也没多少需要退费的情况。

不过,由于他们承诺的录取学校也不会太过离谱,导致在市场上没多少吸引力,这样的机构基本只能艰难求生。

对,这种机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的合同里其实也是有“保录取”承诺的,但是很少被家长注意和在意过,我很实在地说,我们不会没事就“保录取”哈耶普斯麻。

而且我们的合同里没有对学生的未来成绩做出任何规定,只根据学生现在的状况,对他们将来能够达到的成绩和大学录取,做一个系统性的预估。

然后,就胆敢对学生的录取做出“保录取”承诺,全靠的是对自己的培训能力和申请技术的“盲目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们这种模式跟前面所讨论的五花八门的“保录取”套路完全不同。没有奇迹,全靠疯狂地push学生,带着学生一起卷生卷死。

总之,我们会发现,没底线的“保录取”和电信诈骗可谓异曲同工,都是在利用人性的贪婪、懒惰、虚荣等弱点。

商业上,为了吸引客户签约,给客户一个保障性承诺是很常见的。但如果骚操作太多,毫无下限,最后坑惨的只有学生和家长。

因此,留学规划能超出预期,需要几个关键品质:多学习当中的门道、有自知之明、选择靠谱的顾问做你的战友。

这个靠谱的人,或许就是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