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6日,傅江燕(前排左二)在上西班牙语课。新华社发

新华社杭州6月14日电(记者程露、朱涵、段菁菁)早晨,“世界超市”义乌的国际商贸城,许多早起的女士聚拢在迷宫般的店铺前,不为购物,为的是学英语。

从鞋袜、雨伞,到玩具、箱包,这些精明能干的老板娘们将自家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如今,她们在拼搏创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上瞄准了又一个要攻克的障碍——语言。

42岁的傅江燕站在英语角的第一排,她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一家袜子店。每天早晨,傅江燕和其他女学员们都要花40分钟,拿着打印的学习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做生意需要的基本英语术语和对话。

义乌的生意模式通常是“夫妻店”。老板负责后端工厂、供应链及配货等工作,老板娘则在店铺内销售和接单,直接与外国买家交流。

数据显示,市场今年日均外商客流高达约3500人次。

“外国买家对能说自己国家语言的人更有兴趣,更容易做成生意。”傅江燕说,“说同一种语言,这种信任和情感还能让我们成为朋友。”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中心副总经理张利介绍,过去17年来,已有50万人次参与英语晨练活动,其中不少是义乌的老板娘。“经营户学英语已蔚然成风。”张利说。

对傅江燕这样的老板娘来说,说外语是做“大生意”的必备技能。每年,傅江燕和丈夫能销售2000万双袜子,主要出口到中东和南非。

随着业务扩展到更多地区,她意识到仅仅掌握英语不够。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傅江燕又来到鸡鸣山社区的“西语角”。

在有“联合国社区”之称的鸡鸣山,居住着来自70多个国家的近1400名外国人。近三年来,近2000名像傅江燕这样的本地商人在这里学会了第一句西班牙语。

义乌市子辰外语培训部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正平表示,义乌的语言培训公司会根据最热门的外贸国家,为商户和外贸公司提供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培训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义乌国际商贸城内的一家经营户播放使用AI技术制作的多语种商品介绍视频(2024年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傅江燕的店铺是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个商铺之一,它们向世界提供近210万种商品,包括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圣诞装饰品。

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马路市场、钢棚市场几代摆摊经营,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贫瘠的义乌逐渐发展为全球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这里被视作中国外贸的风向标,体现了中国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

今年前4个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超2010亿元,同比增长22%。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是义乌的主要贸易伙伴,义乌与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的外贸额也在迅速增长。

“过去,我们常常靠翻译器、计算器甚至手势与外国人做生意。”经营竹制品的义乌老板娘傅妙玲说,“尽管学外语、说外语能帮我们维系和拓展客户,但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要精通每一种语言根本不可能。”

如今,人工智能为傅妙玲这样的商人带来更多可能性。

去年,一款新型AI智创服务平台在义乌亮相。在新技术赋能下,录制好的中文视频可自动转化成36种语言,输出时还会根据发音调整口型。

目前,义乌超过1万户商家在用AI做贸易。傅江燕和其他七位“说英语的”义乌老板娘上个月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向全球观众推介她们的产品。

傅江燕还掌握了短视频编辑等技能,凭借一段几十秒的英语视频就“卖空”了一款袜子。一位许久没有联系的阿尔巴尼亚客户看到视频后,马上就订购了1.2万双圣诞袜。

“现在的义乌老板娘会用各种数字化工具获客、报价、接单、做外贸。”多年与义乌做生意的德国商人斯文贾·诺依曼感叹,“她们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