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医生和护士的簇拥下,12岁的先心病患儿小云要出院回家了。很难想象这个依偎在母亲身旁的腼腆女孩,有10年在与先天性心脏病在抗争;更难想象一个多月前她入院时面庞乌黑,嘴唇、指甲青紫的模样。

小云家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镇。因患先心病,父母抱着她跑遍了昆明的各大医院,直到他们遇到了在怒江州开展“爱心使者—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助”活动的“爱心使者”。

“爱心使者—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助”活动是云南省委宣传部长期坚持的一项扶贫工作。由于高海拔和医疗条件不足等原因,我省罹患先心病的儿童相对较多,又因为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少患儿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同时,先心病治疗费用较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多。2013年,省委宣传部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与中国卫生法学会合作,依托原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乔彬教授团队(后以乔彬教授团队为基础,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心)的技术力量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云南的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进行免费救治。

小云的父亲清晰地记得10年前带着孩子到当地医院先心病患儿筛查现场的情景。乔彬教授对小云进行听诊,并查看了所有病历资料后表示,可以给孩子进行手术。“我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能救女儿的机会。”没有一点犹豫,小云的父亲带着不满2岁的女儿第一次跨越2000多公里,前往济南。

经全面检查后,小云被诊断为单心室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这个孩子患有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只有一个心室,方坦手术是此类复杂心内畸形的常用手术方式,但她还伴有肺动脉高压,属于该术式的禁忌症之一。”乔彬教授表示,在当时的医疗技术下,这类患儿只能接受姑息手术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的病情仍会呈进行性发展。

2015年、2016年,乔彬教授分别为小云实施了肺动脉环缩术和右侧格林手术,术后交代小云的父母通过药物继续治疗,并详细叮嘱小云在成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今年5月,“爱心使者—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助”活动来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小云的父亲再次联系上了乔彬教授。乔彬教授详细了解了小云两次手术后的情况,几经思量,决定让小云第三次到济南,希望凭借近些年的研究突破与临床实践经验,手术能获成功。

经过反复讨论病例、智能模拟,乔彬教授团队决定为小云实施乔氏改良心外管道方坦手术。手术进行了10多个小时并取得成功,小云彻底告别先心病,真正重获“心”生。

依托医疗扶贫活动,10余年里,乔彬教授跑遍了云南,用精湛的医术,为千余名先心病儿童进行了手术治疗,受到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2023年,乔彬教授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评为“中国好医生”。

本报通讯员 吴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