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形之成,非一家之功,请和我们一起拉开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序幕。”

5月30-31日,202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在芜湖隆重召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顶尖专家、企业高管、行业精英等600余人齐聚芜湖,万字干货热聊机器人时代。

在31日的全国高校机器人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全国高校机器人学院院长论坛中,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围绕「“人形机器人+”科研领域探索」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下是本次报告实录,「中国机器人网」整理删改:

人形机器人一直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赛道,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特斯拉发布完人形机器人之后,2022年11月份国家就要求组织调研人形机器人。2023年开始,整个社会掀起了一波人形机器人浪潮。

那么,为什么我国会着重推人形机器人?答案是接下来我国拉动经济的两个关键点就是新能源和机器人。它的产业链足够长,而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里面复杂程度最高的,并且特斯拉提出“人形机器人最终的目标是进入到家庭”,一旦这个目标达到,整个人形机器人体量就会非常可观,所以后来工信部在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这句话“人形机器人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一个颠覆性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有很大的区别,一家公司很难把整个产业链吃下来。去年我们发布大的人形机器人的时候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就是“人形机器人+”生态算法,在产业场景应用上跟各个场景合作,这样才能快速地推人形机器人进入到产业里面去。

人形机器人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包括之前看到的很多轮子或者带壳的都称为人形机器人。后来我们在给科技部写白皮书的时候给了一个大范围的定义:两条腿能走路,两只手能作业,同时拥有人一样的智慧。一个是外观像人,一个是行为、智慧像人。

这是我们上个月刚刚发布的一个科研架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形机器人本体

这是我们从2016年成立以来第一个优势,因为我们当时的定位就是高动态、量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控系统从传统基于简化模型的位控准静态运动,转为全动力学模型高动态运动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拟人化柔顺运动性能。

模块化关节模块化关节是人形机器人里面最核心的一个零部件,无论是成本上占到30%以上还是性能的体现,都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独立点。

操作系统亟需解决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性弱,其它操作系统动态适应性差瓶颈问题,面向服务机器人实现体系化的高度智能自适应机器人操作系统。通过裁剪系统服务、优化内核分配、优化线程优先级与建立完善的测试监控机制,实现系统基座的实时性与可靠性。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了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实现从0到1突破。

机器人感知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模型和机器人该怎么结合?我只需要跟机器人说话要干什么事情,这个过程都是由大模型适配完成。

人形机器人开发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形机器人+科研场景

①全栈开源人形机器人开发平台,助力高校开展人形机器人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开展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平台:与华为共创具身机器人的AI场景创新,在家庭、工业等高价值场景中提供更优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家庭场景:与海尔开展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领域产业化应用。

“人形机器人+”特种场景: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核工业场景产业化落地。

人形机器人在人才上的缺口很大,不光是高端的研发人才,包括中下游应用测试人才,都存在很大的缺口。人形机器人几乎已经确定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所以我们更多希望能够跟各个高校一起合作,提前将人才培养好,应用到产业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