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应赛

灵毓之地,典藏千年。位于荀子墓西北方2.6公里的山东省兰陵县人民法院兰陵人民法庭,在“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创建过程中,针对婚约彩礼、抚养、赡养、离婚等家事案件,巧用《劝学》哲思方法,坚持礼先、法后、礼法并重,在家事审判中力求找到情、理、法最优切入点,积极打造“劝学兰陵·循荀法耕”的品牌,让传统法治文化与时尚现代的发展气息融合,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9月11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法院兰陵人民法庭干警到当事人家中调查案件相关情况 供图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法院

沂河千里觅源头

多元解纷聚合力

“没想到法庭这么高效,还没有开庭就解决了我的问题!”拿到退回的彩礼钱,李某向兰陵法庭表达了感激之情。

2022年1月30日,兰陵镇男青年李某与邻村王某订立婚约,订婚时双方约定婚约彩礼20万元——先付15万元,半年后再付5万元。之后李某因家庭生意发生变故,实在无力支付5万元,王某遂拒绝继续交往并以李某违约为由拒绝退还彩礼。在案件诉前调解阶段,承办法官提前与兰陵镇司法所、妇联等部门联系,多次上门宣传移风易俗思想,发放“婚约彩礼纠纷明白纸”,宣传法律知识,使王某明白“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的道理,最终说服王某退还李某婚约彩礼13万元。

近年来,兰陵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突出源头治理、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兰陵法庭设立“隆礼重法调解室”,邀请人民调解员入驻,由法官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案一策、类案同策”指导,对于调解过程中出现的“堵点”,法官积极参与,促成调解。同时,兰陵法庭积极入驻辖区乡镇建立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立了人民法庭与辖区司法、综治、人社、妇联等部门的联动调解机制。兰陵法庭定期推送审理的典型案例及裁判原则,定期开展对相关调解人员的法律培训,形成了矛盾化解“以礼为先”的强大合力。

“兰陵法庭与驻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多元解纷的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兰陵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法润童心不负韶华

呵护青苗共兴古郡

“你现在上几年级了?最近怎么没去上学?”“不想上了,跟不上……”2024年3月,在处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过程中,兰陵法庭承办法官多次通过家访了解情况。承办法官发现,孩子的父亲有“女孩上学无用”的观念。临走的时候,孩子拦住法官哀求道:“我能跟着妈妈生活吗?”承办法官遂询问其母亲:“如果孩子跟着您生活,能否保证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得到其肯定的回答后,法官最终判决孩子由母亲抚养。判决后,法庭积极跟踪回访,与原学校等相关部门联系,最终帮助孩子重新回到了校园。

近年来,兰陵法庭积极加强“劝学兰陵·循荀法耕”的品牌创建,实行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法庭干警一人包一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教育,参与学生权益维护,指导学校安全事故的调解协商,及时制止侵害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与此同时,兰陵法庭还积极贯彻柔性司法,与公益团队、教育部门等组织“法润童心”团队,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护少年行”等普法进社区活动。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夕阳可以无限好

为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兰陵法庭将“礼”的思想贯穿工作始终,开通“赡养费”纠纷案件“绿色通道”,快调、快立、快判,用好先予执行措施。

93岁的杜某育有二子三女,杜某的子女们近年来因赡养老人的问题屡起争端。经多次协商未果,杜某诉至法院要求子女履行相应的义务。为及时化解矛盾,兰陵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把庭开到当事人的家门口。承办法官耐心安抚当事人的情绪,采用“法官+律师+村书记”的调解模式,三方共同做各方工作,耐心讲法释理,说明利害,引导被告主动承担各自的责任,共同履行赡养义务。最终,原、被告达成赡养协议。

“荀子庙中有个‘隆礼门’,门上有副对联:‘序人伦六经同归此,治邦国千载循于斯。’赡养纠纷主要是因为兄弟姊妹之间心存不平衡,但对于孝顺父母,子女通常没有异议。因此,我们在调解过程中要注重化解亲人之间的心结,修补亲情裂缝,均衡子女之间的赡养义务。”兰陵法庭庭长吴承光表示。

此外,兰陵法庭在审理后还会结合案件情况,向旁听人员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关法律知识,从子女法定赡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护、维权方式及途径等方面进行普法宣传。

以法为盾

切实保护无过错方利益

“新冠疫情期间,他被封在一个小区两个月没回家。他出轨了,是过错方!”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孙某激动地对兰陵法庭法官说。

孙某(女)与王某(男)离婚案中,孙某提出王某存在赌博、酗酒、与第三者同居等相关事实,但无法提供相关证据。承办法官按照“保护无过错方利益”原则,多次前往双方的村居、派出所等了解情况,通过社区网格员查实新冠疫情封控期间,王某与某异性同居长达两个月,并有每天上门做核酸的记录。最终,法庭判决王某支付孙某离婚损害赔偿5万元。

兰陵法庭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站稳人民立场,为守法尚德者撑腰,让违法失德者担责;通过转变司法理念,将“三个效果相统一”作为导向,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同频同振;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强“内心法”规范,充分发挥司法在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价值中的作用,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本期封面及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10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44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