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所谓谐波励磁实际上是利用发电机气隙磁场中的()谐波进行自励磁。A.二次及其倍数次 B.三次及其倍数次 C.四次及其倍数次 D.五次及其倍数次

B

462.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励磁系统和()励磁系统。A.直流 B.并联 C.串联 D.交流整流器

D

463.柴油发电机采用( )励磁系统。A.直流发电机励磁系统 B.静止整流器励磁系统 C.自励恒压 D.他励式

C

464.三相电动机绕组为达到对称平衡,在空间位置上要相差相同角度,使三相电动势相位互差( )电角度。A.30°B.60°C.90°D.120°

D

465.三相绕组一般采用60°相带,即三相有效边在一对磁场下均匀地分为()相带。A.2个 B.4个 C.6个 D.9个

C

466.同一个极相组中所有的绕组元件电流方向()。A.交替变换 B.相同 C.相反 D.不相关

B

467.直流电机除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外,为了改善换向,大都装有换向极绕组和()。A.叠绕组 B.补偿绕组 C.正弦绕组 D.阻尼绕组

B

468.电机绕组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产生气隙主磁通的主极励磁绕组,另一类是与主磁通相对运动感生电动势的()。A.阻尼绕组 B.补偿绕组 C.电枢绕组 D.励磁绕组

C

469.同步电机为了防止振荡和改善某些性能,或因启动需要,一般装有()。A.励磁绕组 B.补偿绕组或运行绕组 C.正弦绕组 D.阻尼绕组或启动绕组

D

470.一个铁芯槽中只安放()有效边的绕组称为单层绕组。A.4个 B.3个 C.2个 D.1个

D

471.单层绕组的线圈元件数等于电动机总槽数的(),所以总槽数必须为偶数。 A.1/6 B.1/4 C.1/3 D.1/2

D

472.10kW以下的小容量异步电动机通常用等元件或交叉式的()。A.单层绕组 B.双层绕组 C.蛙绕组 D.双层波绕组

A

473.三相同心式绕组的同一相绕组相邻极相组间()。A.前一个极相组的尾与下一个极相组的头相接 B.前一个极相组的尾与下一个极相组的尾相接 C.前一个极相组的头与下一个极相组的头相接 D.前一个极相组的头与下一个极相组的尾相接

A

474.三相同心式单层绕组是由()的线圈连接成同心形状的线圈组成。A.尺寸相同、节距相等 B.尺寸相同、节距不等 C.尺寸不同、节距相等 D.尺寸不同、节距不等

D

475.同心式分布绕组能自行消除()谐波。A.高次 B.三次 C.七次 D.五次

B

476.单层链式绕组的起把线圈数等于()。A.Z B.p C.q D.y

C

477.单层链式绕组线圈节距()极距。A.相等,且小于 B.相等,且等于 C.不等,且小于 D.不等,且大于

A

478.链式绕组常用于每极每相槽数为()小型三相电动机中。A.分数 B.偶数 C.奇数 D.整数

B

479.交叉式绕组线圈组间的连接方式是()。A.头接尾 B.尾接头 C.尾接尾,头接头 D.头接尾,尾接头

C

480.交叉式绕组主要用在每极每相槽数为()的电动机中。A.偶数 B.奇数 C.整数 D.分数

B

481.交叉链式绕组和交叉同心式绕组的两组线圈节距()。A.相等,且为奇数 B.相等,且为偶数 C.不等,且为偶数D.不等,且一组偶数、一组奇数

D

482.在电容启动单相异步电动机中,主绕组占总槽数的()。A.2/3 B.1/3 C.1/2 D.1/4

A

483.在电容启动及运行单相异步电动机中,主、副绕组各占总槽数的()。A.2/3 B.1/3 C.1/2 D.1/4

C

484.单相异步电动机主、副绕组的轴线在空间相隔()电角度。A.180°B.120°C.90°D.60°

C

485.双层绕组根据()的不同可划分为整数槽绕组、对称分数槽绕组和非对称分数槽绕组。A.绕组并联支路数 B.极相组 C.线圈节距 D.每极每相槽数

D

486.双层绕组的总绕组元件数()。A.大于定子槽数 B.等于定子槽数 C.小于定子槽数 D.等于定子槽数的一半

B

487.双层绕组的优点是(),损耗小,运行性能好,启动性能好。A.磁动势波形不够理想 B.谐波分量较大 C.绕组系数高 D.磁动势波形好,谐波小

D

488.双层叠绕组在每极每相槽数q为()的情况下,每相有2p个线圈组,故共有2pm个线圈组。A.分数 B.常数 C.整数 D.小数

C

489.双层叠绕组的整数槽绕组里,每一极相组含有的线圈也必定是()。

A.奇数 B.整数 C.分数 D.偶数

B

490.双层叠绕组最大并联支路数等于()。A.极对数 B.磁极数 C.绕圈槽数 D.每极槽数

B

491.双层波绕组任意两个串联线圈对应边之间的距离为绕组的()。A.前节距 B.后节距 C.合成节距 D.极距

C

492.双层波绕组并联支路数最多为(),常用于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A.1 B.2 C.3 D.4

B

493.双层波绕组常用于()。A.大、中型绕线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 B.小型绕线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C.大容量的2、4 极电动机 D.45kW以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A

494.正弦绕组把()相带的一套绕组变成一半相带的两套绕组。A.120°B.60°C.90°D.180

B

495.正弦绕组中星形部分绕组中的电流比三角形部分绕组中的电流()电角度,所以定子槽中总电流在任一瞬间沿圆周分布更接近正弦形。A.滞后45°B.滞后30°C.超前45”D.超前30

B

496.正弦绕组有()、轮换排列、不轮换排列3种排列方式。A.单双层混合排列B.间隔排列 C.奇数排列 D.偶数排列

A

497.△-丫混合绕组定子槽中总电流的波形在任一瞬间沿圆周分布更接近()。A.直线形 B.抛物线形 C.正弦形 D.余弦形

C

498.△-丫混合绕组中,丫接部分绕组中电流比△接部分绕组中的电流滞后()电角度,所以定子槽中总电流的波形在任一瞬间沿圆周分布,更接近正弦形。A.30° B.60° C.90° D.120°

A

499.△-丫混合绕组是将普通()相带的一套绕组变成一半相带的两套线组。A.150°B.120°C.90°D.60°

D

500.不对称分数槽绕组可以采用()处理,尽量做到近似对称以减小磁场不平衡。A.空槽和分配法B.均匀分配法 C.循环分配法 D.间隔分配法

A

501.分数槽绕组每相占有的槽数是()。A.分数 B.奇数 C.偶数 D.整数

A

502.电枢绕组元件数()电枢单元槽数。A.等于 B.不等于 C.大于 D.小于

A

503.电枢绕组元件数等于换向器上换向片数的()。A.3倍 B.1倍 C.1/2 D.2 倍

B

504.采用单波绕组的电枢电流等于()的支路电流。A.1倍 B.1/2 C.2倍 D.3倍

C

505.电枢绕组中单叠绕组的基本特点是元件的首端和尾端接到()换向片上。A.同一 B.相邻的两片 C.相隔的两片 D.对称的两片

B

506.单波绕组的基本特点是元件两端接到()的两片换向片上。A.相隔 B.相隔较远C.相邻D.对称

B

507.单波绕组两只相连接的元件相距约为()极距。A.1倍 B.1/2 C.2倍 D.3 倍

C

508.单波绕组当顺着并联的元件绕电枢一周后,能回到与起始元件()的元件边上。A.相间隔 B.相邻 C.相间 D.相隔两个

B

509.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又称为()接地系统。A.小电流 B.大电流 C.低压 D.高压

B

510.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接接地系统中,通常由零序电流速断、限时零序电流速断、零序过电流构成()接地保护。A.复合式 B.三段式 C.二段式 D.不分段

B

511.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距故障点()。A.越远就越高 B.越近就越高 C.越近就越低 D.越近就越趋近于零

B

512.输出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电流超过整定值引起电流继电器动作的保护,称为线路的()保护 A.电流 B.电压 C.功率 D.接地

A

513.根据保护(),电流保护又可分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A.工作原理 B.工作方式 C.接线方式 D.工作地点

A

514.采用过电流保护,在离电源近处发生短路故障时,其动作时间()。A.最长 B.最短 C.比下一级时间长D.为10s

A

515.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线路始端的零序电流 ()。A.超前零序电压 90°B.滞后零序电压90°C和零序电压同相位 D.和零序电压反相位

B

516.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所以一般允许短时间运行。A.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 B.接地电流较小,不造成危害 C.相电压低,对系统不造成危害 D.无零序电压

A

517.在6~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的相电压将()。A.不升高 B.为零 C.同时降低 D.升高√3倍

D

518.母线差动保护启动元件的整定值,应能避开外部故障时的()电流。A.不平衡 B.动作 C.最大不平衡 D.差动

C

519.母差保护的毫安表中出现的微小电流是电流互感器的()。A.开路电流 B.误差电流 C.接错线而产生的电流 D.短路电流

B

520.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双母线和分段单母线应装设()保护。A.电流速断 B.差动 C.母差 D.零序

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