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内容提要:

1、俄罗斯媒体正式宣布,商飞将UAC赶出联合飞机项目;

2、中俄宽体客机合作失败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

3、俄方用宽体客机无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掩饰自己的失败。

一、俄罗斯媒体正式宣布,商飞将俄企UAC赶出联合飞机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0日,俄罗斯航空媒体《Air Current(气流)》撰文宣布,自苏联时代以来,与中国一起制造的第一架宽体俄罗斯客机的尝试,最终以惨败告终。

该文称,俄经济部官员向《气流》证实,北京已决定商飞自行继续宽体客机项目,俄罗斯企业UAC已经被完全排除在自2016年开始研发的CR929客机项目之外。

该项目计划成为波音和空客的竞争对手。《气流》记者在最近的布尔歇航展上看到,联合飞机公司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架可容纳 280 名乘客、开发成本估计为 500 亿美元的新飞机。在飞机的简介中,被介绍为中国自主开发,没有出现此前合作伙伴俄罗斯UAC公司的名字。

尽管该宽体客机型号开头为CR,而这个缩写本应象征参与该项目的国家,C 指中国,R指俄罗斯。但中国合作伙伴中国商飞公司决定拒绝与UAC的继续合作,而UAC原本应该是参与宽体客机发动机的研发。

二、中俄宽体客机合作失败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流》称,俄罗斯UAC无法继续参与制造这款飞机的问题,是因为中国商飞拒绝让俄罗斯UAC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飞机中获得收入。作为交换,商飞同意UAC在全球销售额中的份额增加到70%。

UAC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合作条款。UAC认为,宽体客机的市场主要在中国,预计国内有3000架飞机的需求量,而其全球市场前景,面对波音与空客的实力先入者,CR929显然前景不明。

2022年2月24日,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开始后,因为西方对俄罗斯航空业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中国商飞与UAC的矛盾更为激烈。据《南华早报》援引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报道,中国明确拒绝在制造 CR929宽体客机时使用俄罗斯技术,并邀请西方制造商加入合作,同时不想在关键的中国市场与俄罗斯合作者分享利润。

从中国CR919宽体客机的首航机型来看,中国商飞抛弃了合作初期商定的使用俄罗斯联邦制造的底盘转向架,转而使用德国和美国的部件。此外,还邀请劳斯莱斯和通用电气参与了宽体客机发动机的研发,尽管俄罗斯非常希望参与这部分项目,但最终被拒绝。

三、俄方用宽体客机无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掩饰自己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流》称,中国商飞公开的拒绝继续与俄罗斯企业合作开发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资金,UAC无法同步跟进CR929的开发计划。但俄罗斯方面则认为,在入侵乌克兰后实施制裁的背景下,中国选择支持西方成分是向西方抛出的白旗。

面对宽体客机已经完成试飞并进入中国市场的商用阶段,俄罗斯UAC公司依然认为,该项目的财务状况没有希望。UAC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在中国以外,CR929很难将客户从波音和空客手中夺走。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该项目已经失去了经济意义。

俄罗斯前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Yuri Borisov)在6月初的“未来工程师”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承认:“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项目基本上没有朝着适合我们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成为工业巨头,它对我们的合作越来越不感兴趣。虽然与我们达成的协议很多,但除了能源项目,我们的参与其他项目的机会正在不断减少“。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