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2月24日俄军在乌克兰开始“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普京原来希望的“闪电”获胜并没有发生。发生的,是“弱小”的乌克兰军人在一件件撕掉俄罗斯军队英勇神武的伪装。

俄罗斯有世界上最庞大和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军事实力之前一直排名美国之后,号称世界第二。但是这一优势在入侵乌克兰的最初阶段并不明显。绝大多数的军事分析家对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大感意外,很多人甚至用“非常糟糕”来形容俄罗斯军队在这一个多月的表现。

目前,俄军的推进似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很多人对俄军遭受损失是否能恢复过来表示怀疑。很明显,俄军没有达到他们的目标,很可能也无法实现他们的最终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2月24日俄罗斯发出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与3月27日俄罗斯提及的最新目标进行对比,我们也能发现,俄罗斯的目标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乌战挫折后,大大缩小了。

一个月前,俄罗斯的目标是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潜力,将乌克兰去军事化。

一个月后,俄罗斯将目标修订为“控制顿巴斯”地区。虽然为了保存颜面,在宣布新目标前加了一句“第一阶段行动的主要目标已经完成”。但很显然,俄罗斯第一阶段的行动目标是什么?如果是“将乌克兰去军事化”,那很显然,乌克兰军队的有生力量不仅依然存在,作战实力可能比开战前,还有了明显的增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大大缩小了他在乌克兰的作战目标?是因为俄罗斯进攻计划的不断失败。俄军到底出了什么差错,导致进攻计划屡屡受阻?

一、低估了作战对手

俄罗斯的第一个错误是低估了较小的乌克兰军队的抵抗力和能力。当然,不仅是俄罗斯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可能全世界都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因为首先从军费来讲,就悬殊明显。比较而言,俄罗斯的年度国防预算超过600亿美元,而乌克兰的军事开支刚刚超过40亿美元,仅达到俄罗斯的6.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俄罗斯和许多其他国家似乎都高估了俄军的实力。 普京这几年已经为俄军实施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现代化改革计划,他可能也相信了自己的一番炒作。

上图是《2022年军事平衡》报告中对战争前俄罗斯与乌克兰军事实力的对比。军队人数 、主战坦克、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装甲运兵车、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星宏观在2月24日的《俄乌一旦开战,北极熊胜算几何?》一文中,也对俄乌军力进行了对比,发现从硬件上比较,俄乌军事实力相差实在悬殊。

除此之外,俄罗斯投资了其庞大的核武库和武器试验,其中包括开发高超音速导弹等新武器;开发了世界上最先进的T-14“阿玛塔”(Armata)主战坦克,不过在乌克兰战场上却不见踪影。目前俄军部署的大部分是老式T-72坦克、装甲运兵车、火炮和火箭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入侵行动开始时,俄军在边境附近部署的战机数量对乌克兰空军有超过三比一的优势。大多数军事分析家认为入侵的俄军会迅速获得空中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证明,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仍然有效,限制了俄军的机动能力。

莫斯科可能还希望其特种部队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利实施快速、决定性的打击。认为它只需要部署像特种部队和空降兵这样的轻装备尖刀部队,就可以消灭少数乌克兰防守部队。当时我们很多专家和网民也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也仅仅在火星宏观的《俄乌一旦开战,北极熊胜算几何?》一文中,看到了极少数的不同意见,他综合各种要素之后判断,俄乌之战不可能速战速决,将是乌克兰可能胜利的一场持久战。

的确,在俄罗斯军事行动最初的几天里,俄军直升机对基辅郊外霍斯托梅尔机场发动的袭击被乌军击退,造成俄军无法使用空中桥梁来投送部队、设备和补给品。

相反,俄军不得不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其物资。这就造成了交通拥堵和阻塞点,这些都很容易成为乌克兰军队伏击目标。 俄军一些重型装甲车辆偏离了公路,陷入烂泥中,更加强了外界对俄军“陷入泥潭”的印象。

二、死伤严重,士气低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为这次入侵行动集结了约19万大军,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投入战斗。但俄军已经损失了大约10%的力量。俄罗斯或乌克兰的损失规模目前没有可靠的数字。乌克兰声称已经击毙14000名俄军士兵,俄罗斯披露的数据比这小很多,北约估算的数字居于两者之间。

火星宏观在《【独家研究】在乌克兰战场,俄罗斯能撑多久?》一文中,依据统计学估算出来的数据是,“俄罗斯大兵在乌克兰战场死亡的人数,截止3月17日,按照中位数计算,为日均309人,截止17日累计死亡7723人”。依此推算,截止3月25日,俄罗斯这一个月牺牲的士兵人数达到9579人。如果再加上受伤的士兵、被俘的士兵,俄军损失的兵力估计至少超过3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各种媒体发布的俄乌战争的照片和视频中可见,俄军的士气正在下降,其中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地低落。

不少军事分析家认为,这是因为俄军部队感到“又冷,又累,又饿”,因为他们已经在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边界的雪地里等待了数周时间,然后才得到“入侵”乌克兰的命令。

到了三周之后,俄罗斯已经被迫调动更多的部队来弥补战场损失,包括从该国东部地区和亚美尼亚调入预备役部队。西方官员认为,来自叙利亚以及来自其秘密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军也"极有可能"加入战斗。这表明俄军不得不采取“滥竽充数”做法来弥补战场上足够的兵力。

三、失败的供给和后勤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俄罗斯的在乌克兰的作战,从基本保障方面看,可谓是遭遇重重困难。军队中有句老话,外行侃战术,内行抓后勤。有证据表明,俄罗斯对军队后勤保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俄军的装甲车队已经耗尽燃料、食物和弹药。大量军车抛锚并被遗弃,然后被乌克兰人的拖拉机拖走。当然,后勤供给与军事行动脱节,也极有可能是当初确定的速战速决作战目标带来的副作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争损耗,俄军的某些弹药库存也可能已经不足。迄今,俄军已经发射了1150枚远程精确打击导弹,包括巡航导弹,因为在受制裁后不可能采购到芯片,这些导弹比非精确制导武器更难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西方供应的各种先进的作战武器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乌克兰,大大提高了乌克兰的士气。美国最近宣布将向乌克兰额外提供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除了提供更多的反坦克和防空导弹外,预计还将包括弹簧刀(Switchblade)小型无人机。这种俗称“神风敢死队”的无人机可以单兵携带快速部署发射,用来侦查和打击地面目标。欧洲各国也纷纷向乌克兰援助大量的武器装备。

普京尽管遭遇挫折,但不太可能被吓倒,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战争升级。他可能仍然相信俄罗斯能够在军事上打败乌克兰。所以,不排除俄罗斯宣布的新的所谓““控制顿巴斯”地区的目标,是为了释放烟幕弹,以为更大的暴力加大赌注做准备,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乌克兰城市进行狂轰滥炸,甚至不排除对乌克兰使用化学武器甚至战术核弹。

不过,如果普京敢于孤注一掷这么做,俄罗斯将面临更大的失败。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一旦使用化学武器和核弹,相当于向世界发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信号,俄罗斯将面临强大的北约军队的碾压式攻击。到那个时候,俄罗斯不仅不可能实现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标,还将面临俄罗斯去军事化的现实可能。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