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她是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温婉女子,却对小家碧玉的生活不感兴趣,毕业于广告专业的她,突然有一天诞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梦想,要用自己的双手将“故宫亭”搬入自己的小院,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就这么开启了自己的木工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是明、清两朝帝王最高统治的象征,其中的古建筑对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苏清吾与所有的游客一样被故宫的魅力吸引,不同的是她要将故宫“搬”到自己的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二十多岁的妙龄少女,凭借自己的双手博得“最美木工”的赞誉,花费150天的时间打造出自己心中的“故宫亭”,她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建造“故宫亭”的全过程,这个没有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的仿古建筑就这么在她手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任何经验的她靠着自学榫卯、斗拱、彩画、地仗等技术,用一万块钱的低成本打造出了“故宫亭”,视频一经上线立马受到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她到底是真爱还是另有隐情,现在的她还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吗?

01

刚刚大学毕业之时,苏清吾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根据自己的专业找了一份与之相关的工作,虽然已经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但是对于苏清吾来说,这样的生活无趣且繁复,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放弃现在的工作,回到老家做起了独立摄影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苏清吾的选择,一开始父母非常不解,在他们的观念里,上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既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回到老家,还想要将自己的爱好当成工作,这不就是痴人说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于苏清吾来说,大学生活让她开拓了眼界,更是让她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相较于刻板的办公室工作,她还是对手工艺品保持着超高的热爱,早在没有研究木工活之前,她就曾经学习过服装裁剪与缝纫的知识,还曾穿着自己手工制成的衣服前去上课,这会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辞职回家之后,苏清吾再次拾起了对手工的执着,只不过这次她的选择就比较杂了,无论是将旧木门改成沙发,还是将竹子做成鱼灯,或者自己搭个泥窑烧制小火炉,只要能够通过手工去制作的,她都乐于尝试,不过在父母眼中这就是明显的不务正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苏清吾却不为所动,终于有一次她心血来潮,将老家一角的两面墙,用自己调制的朱红油漆刷起一堵红墙,红墙完工的那一刻,苏清吾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衬托,于是她的思绪就飘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宫,哪里有同样的红墙绿瓦、亭台楼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苏清吾是一个手上和心里都藏不住事的性子,又有了想法之后就立马开动,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她发现“故宫亭”的结构比较特殊,没有钉子和胶水,完全运用的是中国传统技法中的榫卯结构,为此她还专门跑到故宫去研究亭子的建造方法和配色、花纹装饰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是榫卯结构,自然会涉及到角度和数学问题,这让本就对数字不太敏感的苏清吾倍感头大,但已经下定决心的她怎么会被这种困难给吓退,于是在学校都不愿意看到数字的她,竟然开始了在家中自学,看来梦想一旦有实现的可能,所有的难题便都不再是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准备过后,苏清吾开启了“故宫亭”的建造,对于一个娇小的女子来说,虽然有着不少手工制作的经验,但是面对锯子、锤子、凿子、刨子等等木工工具,一时之间还是有点无从下手,而且以她的形象用上这些工具,还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反差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苏清吾的适应能力很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所有工具的使用都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可即使如此,在建造整个亭子的过程中,她的双手不是在受伤,就是在通往受伤的路上,砸伤、割伤、扎伤,伤伤不同,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女儿如此迫切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她的父母最终还是选择了释然,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只要开心怎么样就好,于是等到苏清吾将基础的部件全都制作完毕,她的家人也开始参与到亭子的建造当中,不过也就是帮她做一些搬搬柱子的体力活,其它的主要工序还是要她自己独立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有了家人的支持,苏清吾明显更有干劲,当整个亭子最终搭建完成,看着自己尚未消肿的双手,她觉得所有的一切都非常值得,家人看到亭子最终完工的模样,没想到真的能和故宫的亭子达到如此高的相似度,曾经的“不务正业”现在却成了父母眼中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经习惯了记录的苏清吾用视频将“故宫亭”的建造过程完整地拍摄了下来,不要小看视频仅仅用了10分钟时间就将一个亭子从无到有呈现了出来,而这其实是她150天努力的成果,当然也不能忽视投入的10000元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清吾也没想到自己这部没有一句台词的视频竟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甚至连央视都被吸引,而她自己却没有觉得有多么了不起,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爱好,如果能够让他人同样感受到来自传统木工技艺的魅力,自然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大众的认同,那么也不会影响自己心中的对传统技艺的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自己只是一个快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大龄单身女青年,结果因为这则视频成了很多粉丝“表白”的对象,可苏清吾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坚持的又是什么,所以她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在“故宫亭”之后,再次将目标瞄向了“唐风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有了“故宫亭”的成功之后,苏清吾又选择了难度更高的七铺作结构“唐风亭”,这次她花了7个月的时间,投入了30000元的成本,总算将这个难度超高的“唐风亭”建造完成,其实为什么会选择难度这个么高的建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应该就是无知者无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作为第一个入坑的作品,苏清吾由于对木材和工艺不怎么熟练,所以“故宫亭”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粗糙的作品,即使这件作品为她带来了流量和名声,但是最终她还是忍痛将它拆掉,然后又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一座工艺更为复杂的重檐“故宫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第二个第三个亭子的落地,其实苏清吾早已经不局限于针对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个区域的某种建筑,她更多的是希望打造出一个自己梦想中的场景,在这个场景正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个生活总结出来只有两个字——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苏清吾也许和大家想象中的江南美女不太一样,你说她粗糙吧,她可以建造出如此复杂的仿古建筑;你说她细致吧,她又可以为了这些仿古建筑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一身伤痕,归根结底她的心中始终存在一种情怀,一种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苏清吾已经31岁了,有很多人问她问什么要坚持做这样的事情,答案其实很简单,她想告诉我们,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而将这种传统文化的美,通过最直接的手法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这不就是传承文化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