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神仙外企一个月被开除”

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令她痛苦难堪的工作经历,希望可以给自己和他人敲响警钟。

她在来到她神往已久的外企之前,待过两个私企。

她是领导最喜欢的类型: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劳动标兵。

尽管这这两个企业领导每天给她安排很多任务,但是网友以充沛的自学态度,与同事们高效的沟通,完美完成多线进行的工作内容。

她不仅是部门里第一个学会新内容,且热心助人,将新技能教给其他人;还加班加点高强度干活,和领导反复确认工作内容,及时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拥有亮眼的工作成果。

网友说她每年都能够斩获部门最佳绩效,并获得企业优秀员工奖。

然而,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她收入增长缓慢;且领导对她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她的工作量愈加猛烈,她与领导就工作量一事沟通未果后,她生出了“跳槽”的心思。

她凭借着自己过往的优秀工作成果,和面试时的极佳状态,成功联系上一家传闻中的“神仙外企”,跳出了原先的企业,奔向了新生活。

没想到,竟成为了她噩梦的开始。

她工作了一个月就被开除了。

网友说她接下来会尽量以客观的方式,陈述自己在那里遇到的事,却让评论区的人们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网友说让她思想上产生松懈的第一步,是她的整个招聘流程竟然花了四个月,其中的原因是参会同事要休假,所以面试不断延后。

她心想:哎呦!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养老型企业”?

网友进入新公司后,人事给她介绍了同事A,说以后由A负责带着她熟悉工作,网友的直系领导,只负责行政。

A打扮精致优雅,主动和她握手,言辞十分体面:“互相学习,沟通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周:等待系统。领导笑着和她说:“外国人工作就是这么慢。”

第一周,网友在等待系统账号,她去问A,“我可以做些什么?”

A告诉她,你现在没有账号,什么都做不了。领导也十分和善地笑了,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做事很慢,先等账号审批完发下来再说。

网友说她第一周真的很快乐,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暑假。

这里的人,礼貌温和,见人三分笑。

她就是开始摸鱼,玩手机,玩电脑;并且适应起了每天玩手机的生活,一下子心野了。

她自述,这就是她思想松懈的第二步。

“原来我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赚到钱!”缓慢的工作节奏,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礼貌好相处的同事,刚从私企跳过来的她,觉得自己仿佛中了彩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周:她无事可做。领导冷着脸告诉她:“你让我失望。”

第二周网友终于拿到了系统账号。

她再次询问A,她可以做些什么。

A仍然礼貌谦和,告诉她说“没有你可以做的工作。你先看看系统吧”。

网友于是打开内部系统,漫无目地看了一圈。

网友本着“不懂就问”的精神,继续问人事给她指定的“带教人”A:“我具体可以看什么?”

A就告诉她说,“你看看销售方面的东西吧”。

鉴于网友发帖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最后命运,因此她一直在反思。

她说自己点开系统时,对着那些销售数据发呆,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

她不断在复盘当时的行径,说自己始终处于等的状态。

她在等待有人给她分配任务;等待有人告诉她要做什么。

她说哪怕当时有人痛骂她一通,告诉她哪里做得不好,她都会有点头绪。

但是没有,所有人都礼貌又客气。

她就开始玩手机。

没有人和她说话,也没有人看她一眼。

到了下班时间,她还没有离开工位,A终于和她说了一句话,他笑着说,“这么认真啊?”

到了第二周的尾巴,领导和她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谈话,了解她的工作情况。

网友非常诚实地给予了反馈:“我在看系统。”

领导接着问她,那你有什么产出吗?

她继续诚实作答:“没有。”

一直对着她微笑的领导,到这里面色冷了下来。

半天后,领导再次找到网友,不再对着她微笑。

领导严肃地通知她,她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表现与面试表现迥异,自己对网友的表现很不满意。

网友如遭雷劈,马上不断向领导道歉,并且询问领导自己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会马上改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导告诉网友,你应该去着手做事情,而不只是看,你要主动去要求工作。

网友当场请求领导给我一些具体的工作内容。

领导说她会让A布置。

A给网友发了一封邮件,让她处理一些工单,然后A就休假了。

第三周:A直接“办公室大蒸发”。她无人可问

进入第三周,A请了四天年假,连上居家办公的一天,A直接在办公室中消失了一周。

这一周网友堆积了很多问题,但是却像无头苍蝇,无人可问。

网友心里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她束手无策。

她试着向其他同事询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该细分模块的内容,其他同事根本不了解。

那些工单是要解决需求。网友和需求方开会的时候,直接问需要方这些是什么意思。

他们说,不是都写了吗?

但网友不懂那些含义,于是他们开了一个又一个会,网友能做的只是把他们说的东西记录下来,与他们提出的需求几乎一模一样。

网友的工种是IT,用技术支持业务,但不同公司,业务和架构不同;加之每家公司都会有一些自创的概念,并自行赋予特定名字或英文缩写。

这些都在她知识的盲区里。

第四周:领导在会上告诉她,你被开除了。

第四周,A终于回来了,他沉默地翻了下网友的会议记录。

另一个同事说,她开会没有问什么有意义的问题。

A说因为她刚来,对系统还不了解。

网友此时心里非常感激他。

当天下午,网友收到邮件通知她第二天要开个部门会议。

她在那个会上遭遇了终生都不会忘记的“审判”。

在会议上,她的直系领导指出网友入职以后工作表现很差。

领导发完言后,坐在领导身边的A一条条指出网友工作表现不佳的地方,包括工作时间玩手机,没有主动要求工作,他布置的任务没有完成,没有积极向他请教,没有工作反馈。

他的表情十分痛心疾首。

等到领导和A讲完后,他们告诉网友,如果走“开除”流程,那么会对她未来有不良影响,于是他们给了我一张自愿辞职书。

纸上写了刚才A读的所有她的不良行为,由于这些行为,网友将自愿提出离职。

网友在上面签了名,不停道歉忏悔。

这个会,没有人再微笑了。

至此。网友一个月的外企生活以如此不光彩的方式落幕了。

网友没有办法从她人生中第一次的“被开除”经历中缓和过来,她发帖的时候,一直在自我反省,“或许我该更主动点,自己要求工作内容;或许我工作该留痕,不停发送邮件,抄送领导;遇到神仙公司,我一定要打起12万分的精神,不能因为外界环境而松懈....”

然而评论区的网友们听着她的叙述却不寒而栗,大家认为她遭遇的并不是“懒惰员工”被“正义之光”制裁,而是“恶心阴暗”的“办公室政治”,她成为了牺牲品。

有深谙外企职场环境的“老江湖”直接点破其中的门道:其一,入职前,网友当时花费了四个月,才最终拿到Offer,正是由于他们对于招聘网友这个岗位,很犹豫。

里面至少有有两方势力在拉扯,最终招人方暂时胜利。

其二,入职后,网友面对着三大情况,系统账号迟迟不下来;没有具体的负责板块,和业务内容;带教人员突然“失踪”。

这三种现象都符合标准的冷处理劝退流程。

A就是“不想招人”那方,派出来钝刀子割肉,解决网友的。

虽然他们碍于情面,不得不招这个萝卜过来填坑,但他们不想要这颗萝卜。

外企“老江湖”嗟呀,认为网友故事中做的最错的一点,压根不是那些细枝末节的决策,而是她不应该签自动离职协议。

这笔永远无法排解的委屈和痛苦,应该用劳动仲裁的方式发泄出来,横竖也要恶心他们一把。

“老江湖”对网友说,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切如常,翻过这一页,忘记这一切,继续投递简历,这根本不是她的问题。

她唯一需要学到的教训不是当时应该怎么做,才能继续留住这份“神仙工作”,而是明白一个道理:

工作上,不仅有驴子拉磨,更有察言观色。

她的故事里,有很多迹象都看出这不是个安安稳稳的“神仙岗位”,而是个“水深火热”的深坑。

第一周,网友还没有拿到系统账号,姑且可以说是外企的工作失误。

但是到了第二周,网友还是没有拿到属于自己的工作模块和具体工作任务,且没有人带着她认识其他部门的同事,那么她就应该拉响警报了。

外企的勾心斗角,是绝不会比私企少的。

至少放暗箭,未必有明刀子,显眼。

尽管网友语气里满是对自己的指责,但评论区上过班的人们,纷纷从自己职场经验告诉网友: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网友是作为直系领导的下属招聘进去,那么她的直接负责人就该是这个领导。

天下岂有部门领导只负责下属的行政,却丝毫不管理下属的工作模块之事?

不打算教的“老师”;不打算管的领导,整个故事弥漫着的诡异气氛,压根不符合任何“神仙工作”的定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工作氛围完全不是神仙外企,你未尝不是逃过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