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 浩

Ho Tam

艾瑟琳·莱格特

Aislinn Leggett

■ Ho Tam,2010年

摄影:Ho Tam

艾瑟琳·莱格特1981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那慕尔自治市,目前定居蒙特利尔。2003至2005年,莱格特在魁北克省内各城镇一路旅行,沿途拍摄了“牛仔竞技表演”的流行发展趋势。此后她又拍摄了一系列图片,反映乡村地带天主教区的日益衰落。近期莱格特以收集来的旧照片为基础制作拼贴画。除个人创作外,莱格特还创建了摄影博客“微惺”(Slightly Lucid),用以展示当代摄影艺术家的作品。

莱格特在工作室

2010

摄影:Ho Tam

"在最近的系列作品中,我几乎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创作的。可能我仍然给自己设了一些限制性的要求,但我并不受它们局限,对于像素之类的技术层面的事情也不太在意了。我现在用一种跟以前完全相反的思维进行创作。"

——艾瑟琳·莱格特

摄影师访谈

Ho Tam:你是如何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怎样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莱格特 :我想这多少有点偶然。我的家人对摄影并不感兴趣,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拍过多少照片。10岁或是12岁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摄影小组,在暗房里花了很多时间,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冲印和制作照片,但之后也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我倒是一直想做些有创造力的事情,可我不会素描或油画,也没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创作方式。高中毕业后,我在欧洲背包旅行了六个月,这期间用了大量时间拍摄照片。我想,正是从这段经历中我才开始对摄影艺术的表现力有所领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eight seconds

2004

Ho Tam:能否谈谈你的创作主题?

莱格特 :我的作品主要关注家庭和记忆。我和家人关系密切,对家族历史也很感兴趣,所以我的很多作品都源自家族历史的传承这个主题。

我的最新作品《失落的面孔》使用了一些收集来的旧照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的家人自1910到1940年间各个时期的照片。这个项目始于我伯祖母去世之后,我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些幻灯片,便把它们带回家一张张仔细翻看。那段时间父亲也给我看了一些祖父母的相册。从那以后,我对到跳蚤市场淘旧照片产生了兴趣,因为我想试着去发现旧照片是如何被人们抛之脑后、封存并最终遗忘的。我开始意识到,这与记忆本身有很大关系——关于记忆是如何形成,又如何被时光扭曲,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以某些方式将某些事记录在脑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eight seconds

2005

牛仔竞技表演(Rodeo)于20世纪70年代初引入加拿大魁北克省。这种新兴的活动和文化形成于魁北克的农村,每年备受欢迎的“圣泰特西部节”便是这个趋势的佐证。每年省内约有25个牛仔竞技表演举行,从春末到秋初,每个周末牛仔们都要走遍全省的各个小城镇。《八秒钟:魁北克牛仔竞技表演》系列不仅呈现了牛仔们骑在公牛背上八秒钟的勇气及其中的危险性,也探讨了在商业炒作下竞技表演台前幕后的情况。”

Ho Tam:能否谈谈你的创作过程?

莱格特 :初涉这个领域时我大量拍照,刻意锻炼自己的眼力。现在虽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拍照,但每天都在跟图片打交道,要么是我自己拍的照片,要么是我博客上的图片。目前我的创作重心有所转变,主要是对图片画面进行解构和重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eight seconds

2003

Ho Tam:你在创作中是否有原则或准则?

莱格特 :在《八秒钟:牛仔竞技表演》和《祭祀的最后牺牲》两组作品里,我的确对照片构图有严格的标准。我必须将胶片的全部边缘都用上,不允许自己做任何剪裁。我使用相同的胶卷Ilford 400 Delta拍摄,每一个胶卷、每一张照片都由我亲自冲洗,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的步骤进行。不过在冲印的最终结果方面就没有那么严格,心中更多的是以此为乐的念头。

在最近的系列作品中,我几乎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创作的。可能我仍然给自己设了一些限制性的要求,但我并不受它们局限,对于像素之类的技术层面的事情也不太在意了。我现在用一种跟以前完全相反的思维进行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Lost Faces

2009

Ho Tam:你认为好照片有哪些要素?

莱格特 :我一直对光非常感兴趣,光对于摄影极其重要。对我来说,如果照片的用光漂亮我马上就会被吸引。构图也必须是强有力的,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会在整体画面中发挥作用。但有时这些都不重要,我喜欢某个照片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其主题打动了我,或者勾起了我心中的情感,或是使我忆起往昔……有很多因素可以决定照片好坏。对某幅照片的喜好是件非常主观的事,我觉得这跟一个人当时的心情也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Lost Faces

2009

《失落的面孔》是一系列有关记忆的影像,每个影像都由数幅老照片组成。我将地域、家庭和回忆重组,把零散的老照片合成为一个虚构的瞬间。这些图像重新建构了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笑容和悲伤似乎也在这当中暂停了,仍在等待被人发现,或是被遗留在一个幽灵般的状态,一半这里,另一半那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都可能埋藏了同样的影像。

数码摄影的发展使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捕捉图像,并将成千上万的影像存储在电脑里。我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导致了手机和相机的过度拍摄,却没人去深究拍摄的意义。"

Ho Tam:艺术家这个身份对你有所改变吗?如果有,是如何改变的?

莱格特 :有创造力容易,当艺术家却不容易。直到最近才有一家画廊代理我的作品,在此之前不论创作还是找到合适的展示机会都是非常困难的。《八秒钟:牛仔竞技表演》这个项目花了我三年之久,我跟着牛仔们走遍了魁北克省,所有的花销都是我自掏腰包。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自费完成拍摄工作。当艺术家并不总是风光无限的,我得为了钱奔波忙碌。

可能每个艺术家的情况不尽相同。目前我还算是新生力量,想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付出。这对耐心也是个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Lost Faces

2009

《失落的面孔》系列中的照片都是152.5 X 101.5厘米的。我特意把它们做这么大,以引起观者的注意。这并非想批判什么,不过想想以前那些照片有多么小——它们装在小盒子,被人们珍藏。因此,把照片放得如此之大是不同寻常的做法。"

Ho Tam:除摄影之外你还做什么?

莱格特 :我开设了一个摄影博客“微惺”(Slightly Lucid),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个博客中,我介绍和展示其他摄影艺术家的作品。我对他们很感兴趣,也想知道除我之外其他的摄影艺术家正在做什么。根据谷歌的数据,博客一天的访客量约有两百人。

有时我的朋友路易斯·佩罗同我一起打理博客。我认为看到不同的艺术家对于各个主题有着不同的观察角度是件非常有趣的事。要是能有更多的摄影艺术家合作参与进来就再好不过了。有时我也邀请一些艺术家“客座”发表文章,介绍圈里正在发生什么。这给了我同其他人联络交流的机会。

Ho Tam:你使用什么拍摄器材?

莱格特 :一般我随身携带一台35毫米莱卡M6相机和几卷胶卷。它灵活便携,适合拍快照。当然,我也使用底片扫描仪和Photoshop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Lost Faces

2009

这里面有我家族的照片,也有在跳蚤市场找到的旧照片。至于我们是否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我觉得这并不重要。我对它们一视同仁,因为把这些照片拿在手中时,我们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物品来看待,就像那些陌生人把它们做为商品卖掉的态度差不多。我们并不是把它们摆出来欣赏,珍惜它们。它们封存在小盒子里,像物品那样被储藏。"

Ho Tam:你如何看待商业摄影?

莱格特 :我曾为一些商业摄影师工作过,负责照片后期制作。这些照片一般用于报纸评论、商业广告、公交车站海报、杂志等等。做这些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

从上述角度说,我们的世界基本建立在视觉经验基础上,对图像的需求日益膨胀。但人们仅仅是一扫而过,图像也不过是顺应了人们的这种泛泛的表面化的需求。图像并不总能被人所欣赏。另一方面,从照片后期这项工作中我也了解到,在媒体上看到的很多图像并不是真实的。

摄影师有很多领域。当你说你是个摄影师时,你的归类取决于你谈话的对象和他们对摄影师的理解。他们会自动把你归为婚礼摄影师或时尚摄影师,而艺术家不得不解释他们是如何利用摄影进行艺术创作的。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但这也不错,起码大家还是关注摄影的。我认为摄影仍然是个年轻的艺术媒介,还正在艺术领域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Ho Tam:你对中国的当代摄影有什么见解?

莱格特 :我从网上了解到北京的三影堂摄影画廊,也见过那里的一些摄影艺术家。除此之外,我所知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slinn Leggett

Lost Faces

2009

全文完

图文转载自《前线——国际摄影艺术家访谈》编著 (加)谭浩、 策划编辑 曲扬毅, 现代出版社 , 2011.7

编辑:leon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