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田中无水骑马过,苗叶半黄虫咬破。五月不雨至六月,农夫仰天泪交堕。

清初诗人张纲孙这首《苦旱行》,描述了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大旱无雨时的焦灼与困苦。

今年这个场景再次上演,让人无助和心酸。

头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沂蒙山区一些水库干涸见底,地表开裂,有村民头扎柳条,虔诚跪在地上,向老天祈求降雨。

今天再点击,该视频已经看不到了,当地回应正在采取措施缓解旱情。很显然,都2024年了,老百姓还只能靠膝盖跪求老天爷下雨抗旱,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太不合拍了。

2023年,当地宣称投资92.86亿元,实施10大类75项水利项目,不知道这些项目建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对农业的助力究竟有多大。

当然,也有好消息传来,持续高温天气即将过去,6月11日开始山东北部迎来雷雨天气,降温降雨多少能够减轻点旱情,给老百姓带来些盼头。

河南的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杨文涛处长介绍,5月份以来,河南全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70%以上,导致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达到了中度以上干旱等级,其中重度干旱和特旱的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6月12日,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山河四省向来同病相连,山东、河南干旱,河北、山西也不能完全幸免,同样出现局地干旱问题。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没遇到事的时候,这也好那也好,只有当灾难和意外降临的时候,才能亮出真正的底色。

农业成天喊着重要,这么多年也投入很大成本进行各种名目的建设,但是有没有真正解决最基本的灌溉问题呢?

5月份,陕西渭南澄城县投资6000万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被曝出造假,出水桩下方没有接水管而是水泥墩子,随机查了10多个出水桩,9个有问题,只有3个能正常出水。

所以,当旱灾降临而又无可奈何时,也是检验农田水利设施功能作用的最好时机,可以看看到底有多少是瞎摆设,有多少是糊弄人。

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长唐仁健落马,人们关心的不是他贪了多少钱,而是为农业发展做了多少具体的实事。

我们是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这方面最令人佩服的是以色列。作为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却实现了95%的粮食自给,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

把沙漠之国打造成农业强国,仅仅因为以色列人聪明吗?这个1948年才建立的国家,强大的密码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喜欢骂以色列,骂完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醒醒吧,老天爷不会无缘无故垂青一个民族的。

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有底气去教训别人。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