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同努力 让“毕业季”邂逅“就业季”

茹紫微

2024年毕业季来临,高校毕业生陆续走出校园。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如何实现毕业到就业的有效衔接,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对此,各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政策激励,毕业生就业有保障。各地人社部门多形式开展精准服务,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比如,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编制了《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2024)》,从毕业到就业,全链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再加之,随着新兴业态特别是灵活就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各级有关部门相继推出更多高含金量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对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扶上马、拉一把”,在启动基金、创业指导、住房配套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让年轻人大胆创新创业,摆脱后顾之忧。

高校指导,毕业生择业更精准。为了给毕业生创造广阔的择业空间,各个高校纷纷加强校内就业指导,缩小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差,推动毕业生精准择业。部分高校和相关企业也建立了合作机制,一方面,为临毕业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机会,使他们加强对非公部门的了解,实现多元化就业和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订单式”培养到“精准化”就业的方式,在保证高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使高校毕业生将所学知识最大化应用于工作岗位中,实现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双重提升。

转变观念,毕业生立业更有为。就目前而言,就业形势不算严峻,但毕业生的“求稳”心态在持续加重,“考公热”、“考编热”热度不减。考公考编无可厚非,但当其成为一种潮流,则将造成编制岗位一岗难求,企业岗位虚位以待的境况,这显然是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具备“到中流击水”的胆识和魄力,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即使“浪遏飞舟”也无惧。要有准确的自我认知,选择更加匹配的工作岗位,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吸收新鲜知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贡献自己所学知识。

国家、高校、社会等各方都在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完善,敬请各位毕业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干,挥洒汗水,收获爱与美好。

来源:网信曲阳

编辑:艾辰

校对:丽莉

审核:龙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