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者蘅,生于一九零九年,辽宁开原人。其家世清贫,然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学业优异。一九三零年,杜者蘅考入东北大学化学系,成为当时稀有之高级知识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几,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骤发,日寇侵占东北,杜者蘅被迫中断学业。其后,杜者蘅奔赴北平,期望重续学业。于北平期间,杜者蘅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

一九三六年,杜者蘅前往西安,出任东北抗日救亡总会情报组长,不久参与西安事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贡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杜者蘅随军奔赴华北前线,致力于邢西抗日根据地之建设与发展,为抗战胜利贡献良多。

解放战争时期,杜者蘅奉命前往东北,活跃于辽北一带,剿匪建军,卓有成效,为东北解放作出重大贡献,并进一步支援了全国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杜者蘅留在东北继续工作。一九五四年辽宁省成立,杜者蘅出任首任省长。

任职期间,杜者蘅团结干部,积极发展工农业,充分利用东北重工业基地之优势,提高工业生产总值,进而改善民生。此外,杜者蘅大力推进农业合作社建设,为社会主义改造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一九五八年,“大跃进”运动开始,杜者蘅亦受其冲击。自六月至十月,辽宁省委多次召开会议,错误地将杜者蘅认定为“反党宗派集团”成员,使其受到冲击,并被撤职。

当时加在杜者蘅身上的主要“罪名”有:“公开反对中央的工农业并举方针”、“不执行中央发展工业的大中小相结合的方针”、“有严重的经济主义和工团主义的反动思想”等。一九五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辽宁日报》发表社论,直指杜者蘅与王铮,称“为何在全国轰轰烈烈大跃进中,辽宁仅有一般进步而无大跃进?”杜者蘅因此持续受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杜者蘅被下放至沈阳拖拉机厂,担任副厂长一职。此后,杜者蘅在思想包袱重压下工作,心力交瘁。一九六六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杜者蘅作为曾受处分的干部,频繁受到冲击。一九七五年,杜者蘅病逝于北京,享年六十六岁。其去世四年后,即一九七九年,中央为其平反,恢复一切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