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6月11日,以“为非遗传承创新注入青年力量”为主题的“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青年沙龙”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顺利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沙龙围绕当下非遗保护工作的热点,开设“新学科·新使命:非遗学术研究”和“新实践·新思路:非遗创新实践”两大议题。来自11个设区市的优秀非遗青年代表从各自专业领域,分享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工作实践经验,既有学术观点碰撞、理论探讨,也有实践经验分享和对话交流,学理性与实践性并重。

参加本次青年沙龙的非遗青年,专业相异,既有民俗学、社会学、教育学,也有文学、博物馆学、设计学等;身份多元,既有非遗保护工作者、研究者、传承人,更有在发展前沿探索创新实践的青年设计师、艺术家等。在此次活动期间,围绕议题展开的主题分享涉及非遗关键概念解析、民俗问题探究、非遗传播教育、传承创新实践、设计开发等话题。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郭艺说,我国非遗保护事业至今二十余年,与在坐的青年人一样正青春,非遗传承保护需要青年人才的积极参与和接力。她表示,今年“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举办的“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青年沙龙”,是推动浙江省非遗青年人才成长项目的首个活动,旨在为青年人才队伍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为青年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全省非遗领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本次青年沙龙作为浙江省“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的青年板块,目的在于汇聚青年一代学者,集聚青年之力,助推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