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辉

嫦娥6号月球探测器6月2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随后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样本的任务。

6月4号上午,月球背面土壤采集样本任务完成,嫦娥6号探测器升空,随后进入环月飞行轨道,按照原定计划,还有20天左右,嫦娥6号就要携带着月球背面的土壤样本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大突破,更是举世瞩目的一个辉煌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们注意到,俄罗斯方面对于中国探月工作的进程高度关注。嫦娥6号返航第2天时,俄罗斯方面马上作出反应,已经批准了关于俄罗斯加强与中国共同建造月球科研站的协议。俄罗斯联邦国际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希尔盖·萨维利耶夫对外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建造的月球站将会在2036年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关于中俄合作共同搞月球开发这个项目,俄罗斯对外放出消息已经不是一两年了,早在2021年3月份的时候,我国和俄罗斯就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将会在月球共同建立空间站。这本身也比较符合我国开展外太空相关技术和探索的初心,通过在该领域加强与友好国家深入的合作,一起向未来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当时虽然已经达成了这个意向,但是俄罗斯方面的表现并不是非常的积极,从2021年到2023年,中俄关于联合探索月球和太空的项目进展的速度其实并不快,到了2023年的11月底,俄罗斯媒体对外发布消息声称已经批准了正式与中国共同建造月球科研站的相关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协议后续可能还有补充,也有可能当时的俄罗斯仍然在举棋不定,似乎并没有快速落实下去。这次嫦娥6号刚刚返航,俄罗斯方面就再次宣布又批准了关于和中国共同建造月球科研站的协议。虽然中俄两国属于战略合作伙伴,但是在对月探索这个项目上,感觉俄罗斯似乎有一些遮遮掩掩。

其实在我看来,俄罗斯之所以这样做,极有可能是由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自己想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事情不是发展到了确实无奈的境地,俄罗斯这个国家,在处理大多数国际问题的时候,并不愿意屈居第二。这是他们的民族性格。在对太空探索和登月合作方面,俄罗斯一开始自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应该主导一些主要的方向。既然自己想要主导,就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的主动,用我们的俗话说,就是想要“抻着点”!最好等中国主动上门求才是最佳的效果。

第二,还是有一个面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所谓的对比中国存在的面子问题是从苏联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包括在探月工程方面,俄罗斯不想表现的过于主动,内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老大哥的心态。其实这种事情在我国和俄罗斯的合作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探月工程,在军舰的生产建造领域也同样存在。俄罗斯海军宁可使用着几十年的落后老舰,也没有太多开口求中国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有了这两方面的考虑,俄罗斯在过去这几年对与中俄共同开发探月项目的积极性事实上并没有太高。更多的只是在舆论方面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发布,更多的是希望中国方面更主动一些。然而,现在眼见中国的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俄罗斯方面自然有些坐不住,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的主要技术现在对于中国来说,显然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绩证明了。即便是自己独立搞对月探索,也可以取得非常重大的突破。按照现在这种趋势来看的话,未来几年中国载人登月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在这种趋势面前,俄罗斯显然也意识到,自己所谓的面子已经不重要了。利用当下两国战略合作的这样一个契机,迅速加强两国合作才是上策。所以现在的俄罗斯,不能再选择一味的端着了,要尽可能的主动一些靠拢一些,才有可能为未来俄罗斯在太空在月球的战略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俄罗斯当下的这种动向很明智,毕竟国与国之间以利益为上,中国的探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存在了,美国的那个沃尔夫法案,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丫,再加上目前中美之间比较紧张的关系,现在这个超级大国就算是想与中国合作也不可能了。这对于俄罗斯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连这样的机会都不抓住的话,未免太不明智了。文\青辉

嫦娥6号月球探测器6月2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随后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样本的任务。

6月4号上午,月球背面土壤采集样本任务完成,嫦娥6号探测器升空,随后进入环月飞行轨道,按照原定计划,还有20天左右,嫦娥6号就要携带着月球背面的土壤样本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大突破,更是举世瞩目的一个辉煌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们注意到,俄罗斯方面对于中国探月工作的进程高度关注。嫦娥6号返航第2天时,俄罗斯方面马上作出反应,已经批准了关于俄罗斯加强与中国共同建造月球科研站的协议。俄罗斯联邦国际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希尔盖·萨维利耶夫对外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建造的月球站将会在2036年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关于中俄合作共同搞月球开发这个项目,俄罗斯对外放出消息已经不是一两年了,早在2021年3月份的时候,我国和俄罗斯就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将会在月球共同建立空间站。这本身也比较符合我国开展外太空相关技术和探索的初心,通过在该领域加强与友好国家深入的合作,一起向未来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当时虽然已经达成了这个意向,但是俄罗斯方面的表现并不是非常的积极,从2021年到2023年,中俄关于联合探索月球和太空的项目进展的速度其实并不快,到了2023年的11月底,俄罗斯媒体对外发布消息声称已经批准了正式与中国共同建造月球科研站的相关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协议后续可能还有补充,也有可能当时的俄罗斯仍然在举棋不定,似乎并没有快速落实下去。这次嫦娥6号刚刚返航,俄罗斯方面就再次宣布又批准了关于和中国共同建造月球科研站的协议。虽然中俄两国属于战略合作伙伴,但是在对月探索这个项目上,感觉俄罗斯似乎有一些遮遮掩掩。

其实在我看来,俄罗斯之所以这样做,极有可能是由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自己想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事情不是发展到了确实无奈的境地,俄罗斯这个国家,在处理大多数国际问题的时候,并不愿意屈居第二。这是他们的民族性格。在对太空探索和登月合作方面,俄罗斯一开始自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应该主导一些主要的方向。既然自己想要主导,就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的主动,用我们的俗话说,就是想要“抻着点”!最好等中国主动上门求才是最佳的效果。

第二,还是有一个面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所谓的对比中国存在的面子问题是从苏联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包括在探月工程方面,俄罗斯不想表现的过于主动,内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老大哥的心态。其实这种事情在我国和俄罗斯的合作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探月工程,在军舰的生产建造领域也同样存在。俄罗斯海军宁可使用着几十年的落后老舰,也没有太多开口求中国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有了这两方面的考虑,俄罗斯在过去这几年对与中俄共同开发探月项目的积极性事实上并没有太高。更多的只是在舆论方面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发布,更多的是希望中国方面更主动一些。然而,现在眼见中国的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俄罗斯方面自然有些坐不住,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的主要技术现在对于中国来说,显然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绩证明了。即便是自己独立搞对月探索,也可以取得非常重大的突破。按照现在这种趋势来看的话,未来几年中国载人登月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在这种趋势面前,俄罗斯显然也意识到,自己所谓的面子已经不重要了。利用当下两国战略合作的这样一个契机,迅速加强两国合作才是上策。所以现在的俄罗斯,不能再选择一味的端着了,要尽可能的主动一些靠拢一些,才有可能为未来俄罗斯在太空在月球的战略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俄罗斯当下的这种动向很明智,毕竟国与国之间以利益为上,中国的探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存在了,美国的那个沃尔夫法案,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丫,再加上目前中美之间比较紧张的关系,现在这个超级大国就算是想与中国合作也不可能了。这对于俄罗斯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连这样的机会都不抓住的话,未免太不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