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在张园体验沉浸式新玩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蓟州成为短途游热门目的地

到北京各大名园赴一场国风游园会,或是在天津海河上赛一把龙舟,今年的端午假期,短途游受到京津两地消费者青睐,便捷的高铁网络更是让游客“说走就走”。据文旅部门统计,京津两地今年端午假期分别接待游客779.2万人次和667.51万人次。

登山赶海,体验“津”彩端午

6月9日早上7时,地处燕山深处的天津市蓟州区前干涧村已经聚集了上百名游客,他们的目标是不远处长城遗址上的京津冀1号界桩,因其可以西观北京平谷,南望天津蓟州,北眺河北承德,也被称为“三界碑”。

“端午期间,每天到访‘三界碑’的游客都在千人左右。因为蓟州修了登山步道,路面更平整,游客都愿意从咱们这边往上走,年轻人半小时就能登顶。”蓟州区下营镇前干涧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军告诉记者,“三界碑”在5月底刚刚更换了花岗岩材质的新界桩,游客纷纷来“打卡”留念。

6月9日早上8时,当游客们还在燕山奋力攀爬时,家住北京的王倩带着9岁的女儿从北京南站坐上高铁,1个小时后到达天津滨海站,下了高铁再打车半个多小时就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国家海洋博物馆。“十几个展厅,有知又有趣,特别适合夏天遛娃。”她说。

“6月9日白天的票早就约满了,外地游客占比超九成,其中京冀游客比较多。”国家海洋博物馆科研科普中心工作人员常晓晶告诉记者,“为了不让游客‘白跑一趟’,海博馆端午假期开放了夜场,在白天限流2万人的基础上,夜场再增加1万人。”

近两年,天津滨海新区逐渐成为京津双城旅游的首选,滨海文化中心、方特欢乐世界、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和东疆综保区的沙滩,都成了热门打卡地。

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了解到,为保证游客出行,端午假期三天,京津城际8日、9日按照基本图125对满图开行,10日按照周末图开行121对,同时利用交路尾部加车方式加开列车12对,津兴城际按照满图9对开行。京津冀地区三天共计发送旅客385.6万人次。

穿越古今,游客流连忘返

6月9日下午17时30分,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的天津张园纪念馆(以下简称张园)结束了白天的营业,但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的演员李凯并没有离开,他正为两小时后在这里上演的沉浸式夜游戏剧作着最后的准备。

始建于1915年的张园见证了一段段沧桑历史。去年,张园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首批“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名单。

“张园就是‘舞台’,我们通过剧情带着大家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夜游’。”李凯告诉记者,每场演出时长130分钟,但观众们热情很高,演出结束后还要围着演员讨论剧情,差不多到23时才能散场。

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相比于白天在小洋楼里走马观花,这种沉浸式演出的代入感很强,更方便我们感受天津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今年端午假期,京津两地文旅部门推动历史IP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持续发挥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北京的古典园林感受节日仪式感,到天津的小洋楼体验民国风情,或是到京津北部山区细数长城的历史……穿越古今与历史对话,让这个假期“不简单”。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越来越多游客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三地积极顺应文旅消费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打造“和而不同”的区域旅游“朋友圈”,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竞争力。(记者:天津日报 张兆瑞)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