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聪明的领导,做起事来大都“傻”、“闲”、“稳”、“狠”!

在管理的江湖里摸爬滚打多年后,我逐渐领悟到:

出色的领导者,往往都“傻、闲、稳、狠”。

当然,在这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从实战中得出的管理智慧。

01

“傻”的智

“傻”,并非贬义,而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这种智慧,要求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适当“装傻”,勇敢地放手,让下属在摸索中成长。

(1) 会装傻

想象一下,当员工犯错时,你不是急于指责,而是选择“装傻”,引导他们反思。

这种方式,相较于老妈子式的直接说教,更能触动下属的心。

当你在推进一个关键项目时,突然发现小A犯了一个失误。
此时,你并没有选择直接点破,而是巧妙地运用“装傻”策略。
在团队会议上,你故意提问:
“大家看看这个项目计划,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通过这样的引导,大家在重新审视计划后,小A主动提出了失误和修正方案。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让小A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也能让他从中汲取教训,及时改正。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装傻”的管理方式,实际上迎合了员工对于自主权和实现个人成就的渴望。

(2) 敢放手

当员工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信任和自主权时。

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更高,更愿意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份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极大地培养了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使他们在日后遇到挑战时,也能够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而非消极等待。

实操建议:

(1)学会适当“放手”,不要事事亲力亲为,给予员工足够自主权,相信他们有能力独立完成。

(2)在可控范围内,鼓励员工试错,允许员工从犯错中学习。

(3)引导自我反思,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记住,有时候管理者“傻”一点,团队才能更聪明,更和谐,更高效。

02

“闲”的境界

在如今,绝大部分企业错位已成了常态:

高管做了中层的事,中层做了基层的事,导致基层无所事事。

在工作中,许多管理者事必躬亲,把自己累得够呛,却往往忽视了管理的本质。

而反观那些优秀的管理者,常常能达到一种“闲”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闲”,并不是让你无所事事,而是能从繁杂、琐碎的任务中抽身出来。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战略思考和团队引领上。

(1) 会拒绝

做管理,你要学会恰当地拒绝。

这并不是说对所有的事都采取消极的态度。

而是要区分轻重缓急,有所选择地承担。

首先,明确你的工作重点。

作为领导者,你应该清楚自己的核心职责和长期目标。

这些职责和目标,往往涉及一些关键的任务,它们才是你的重中之重。

在面临各种工作请求时,你应该首先评估是否与你的核心职责相符,是否符合你的长期目标。

其次,鼓励下属承担更多责任。

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仅依赖于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更需要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当你面临一些可以由下属完成的任务时,不妨放手让他们去尝试,不要事事都横插一脚。

你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当你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减轻你的工作压力,也能让下属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最后,专注做那些重要且正确的事情。

当你学会了拒绝那些与你核心职责不符的请求,并将更多的工作交给下属去完成。

你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这些事情可能涉及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拓展、团队建设等。

通过专注于这些,你将能够为公司和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善授权

你要懂得信任员工,将权力下放,让下属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情发挥。

我一直认为,授权不仅是对团队的信任,更是对下属成长的投资。

通过授权,你让团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尽情施展拳脚。

他们自然会还你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员工的责任和使命感,还能够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

当然,这种“闲”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要求管理者在授权前,对潜在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确保这些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要求你具备敏锐的识人能力。

能够准确识别哪些员工值得信赖并赋予更多自主权。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闲”才能成为一种高明且有效的管理策略。

03

“稳”的定力

在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都渴望带领团队稳健前行,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真正的“稳”,不仅仅是表面的风平浪静,更是管理者内在定力和智慧的体现。

这种定力,不仅体现在对日常的稳健把控上。

更是在面对突发状况、团队动荡和个人欲望的冷静与坚定。

想要做到真正的“稳”,下面这四点你可得牢记在心:

(1) 稳住事

遇到麻烦就手忙脚乱,那你可不适合当管理者。

面对团队中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你得像个老江湖,心中有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稳住事态,意味着在问题出现时,你能够迅速作反应。

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带领团队平稳度过。

这不仅要求你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还要你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力。

记住,要临危不乱,你才能掌控全局。

(2) 稳住人

想要带好团队,稳住人心是重中之重。

在工作中,你需要深入了解下属的期望和内心需求,而不是表面的嘘寒问暖。

通过有效的沟通关怀,让下属明白你是真正地关心他的成长,为其负责。

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从而更投入地工作。

(3) 稳住情

管理者的情绪状态,对团队氛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面对工作压力和下属出错,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内心快感,不管不顾直接骂出。

同时,在团队出现问题时,你也要关注员工的情绪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共同面对。

要明白,一个情绪稳定的领导者,不被情绪所左右,才能更高效地应对挑战。

(4) 稳住欲

管理者自身也需要稳住个人欲望,确保团队目标始终置于首位。

在追求团队成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诱惑和挑战。

必须坚定信念,以团队的整体利益为重。

同时,也要引导团队成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鼓励他们关注团队的整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的一时得失。

04

“狠”的决心

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管理者:

面对问题犹豫不决,对待员工又过于宽松。

在管理上,“狠”并非意味着残忍无情,而是一种必要时刻的果断决绝。

遇事快刀斩乱麻,该斩就斩,绝不拖沓含糊。

(1) 对问题,零容忍

首先,管理者对待问题的态度必须“狠”。

这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对团队和企业极度负责的体现。

遇到问题时,你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抱着“就这样”的心态,得过且过。

要知道,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只要放过都会扩散到整个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当你对问题下狠手时,才能确保团队的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种“狠”,是对整体利益的考量。

(2) 对团队,严要求

其次,在管理团队时,“狠”也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者绝不能因为个人情感或关系而对某些员工网开一面。

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也绝不是摆设,而是维护团队秩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在工作中,我一直认为优秀员工不是哄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这种“狠”,是对团队潜力的深度挖掘,更是对下属能力的投资。

(3) 对自己,下狠心

当然,“狠”不仅仅是对外,更是对内,要对自己也“狠”。

除了管理之外,你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知识和技能上,绝不能有“差不多”的心态,而是要追求精益求精。

同时,对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也要下“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能被一时的情绪所左右,更不能被私欲所蒙蔽。

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做出最符合团队利益的决策。

(4) 对行动,要果断

最后,“狠”还体现在行动上。

管理者在做出决策后,必须果断执行,绝不拖泥带水。

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是“狠”的精髓所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犹豫不决只会让机会白白溜走。

只有那些敢于下“狠”心、果断行动的管理者,才能引领团队抓住机遇。

✎写在最后

在管理上,“傻”、“闲”、“稳”、“狠”是四位一体的智慧。

通过装傻,给予员工成长空间;通过闲下来,去培养下属;通过稳住局面和人心。

为团队创造稳定的环境;通过狠的手段和决心,来解决问题。

这种智慧和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团队取得成功,还能够让管理者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