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科学史的专家,科技哲学专家,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同时也是哲学系的教授,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副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有如此丰富的履历,吴国盛教授应该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景仰才对,但是在《十三邀》上对《三体》等科幻作品的批评让他深陷舆论漩涡,引起了相当大的非议。

科幻作品为什么开始兴起

吴国盛教授谈到科幻作品为什么会在西方世界开始受到追捧:“在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已经不在了,因此这时西方社会中想象力都转到了另一个方向,就是外星人的存在,于是科幻电影、科幻小说开始兴起。

我有个想法在三十年前的课堂中就有涉及过,外星人其实和我们以前民间传说中的鬼怪,西方社会中的天使是一回事,都是一些超验的客体,人类无法证明它确实存在,也无法说明它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很纳闷《三体》这样的科幻作品会受到如此多读者的追捧,我实在是无法理解,科幻作品说白了就是用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妖魔鬼怪的故事。

过去民间流传的鬼故事大多数发生背景都在偏僻的农村,很少会在城市中出现。现在外星人的传言基本上背景都在城市中,我们很少听到农村出现外星人的传闻,因为已经有鬼来填补农村人的想象了。”

科幻作品在文学中不入流

这位清华大学教授直言科幻作品不值得得到那么多关注,它们的故事内核基本都是雷同的:“我不明白的一点是科幻作品为什么在现在的大众文学中有那么高的地位,对《三体》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说这句话可能会被大家骂,但是按照我的理解,科幻作品这个门类在文学作品中绝对排不上号,属于是比较贫乏的一类文学作品。

科幻作品之所以看上去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为科幻无非就是使用一些科学元素,阅读体验更加新奇一点,其他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归根到底,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科幻小说,科幻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已,真正可以触动人心的内核还是现实社会中人性的一面,和其他文学作品没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就拿大家都知道的《阿凡达》举例,它其实就是把拆迁这样一件事放到另一个时空背景中去,如果你不懂拆迁这回事,你也看不懂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