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前高管在一年多前发表了他对造芯片的看法,引起了广泛讨论,他作为物理学家阐述了精密制程芯片的制造过程有多难。

朱士尧,原中国科技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可控核聚变和离子体物理的教学工作,作为物理学家也曾发表过自己的学术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初朱士尧入职华为,在华为任职了10年之久,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用于给客户和员工讲解华为的企业文化和技术突破,累计已经演讲1200次。

朱士尧作为物理学教授,深知现在自研国产芯片有多难,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技术沉淀。

5纳米芯片制造有多难

朱士尧在自己的演讲中是这么描述5nm芯片制程的难度:“大家知道为什么造一个小小的芯片这么难?我是物理学教授我告诉大家,造一个精密制程的芯片有多难。

我这么说可能不太严谨,造一个5nm的芯片比造原子弹都要难上十倍,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nm芯片是怎么样的?大概就是一个指甲盖那么大小的硅片,里面是150亿个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要把这些统统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电路,来实现电子设备各种复杂高端的功能。

光是想想就感觉困难重重,这么小的一个容量,你要通过什么方式放下150亿个二极管三极管,怎么实现链接,链接之后往外的接口才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0亿个都往外接口你就没法做了,这样搞出来的芯片面积比你手机都还要大了,还怎么符合要求,所以我说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

芯片设计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技术难度还远远不止于此,芯片设计同样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普通老百姓可能只知道芯片制造是多么复杂的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其实芯片设计也是需要去攻克的难题,华为自己设计在业界非常厉害,但还是要依靠美国的工具,但是现在美国的工具EDA不给你用了。

那么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所以华为早早做好规划,知道依靠美国设备是不行的,三年前就组成了队伍研究芯片的设计,我们现在14nm的芯片设计已经完全靠我们自己了。

其实只有现在高端的手机需要非常精密的芯片,5nm7nm,但其他的工艺生产各行各业其实需要的芯片制程要求并不高,20纳米30纳米80纳米就已经足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凭借自己的团队研究出了14纳米芯片的设计路径,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需要。所以华为真的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不过要造出5纳米的芯片还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