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6月6日上午8点50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进行了星舰的第四次试飞任务,并圆满完成了此前制定的目标。

尽管过程中仍然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助推级在上升过程中有一台发动机停止运作,重回大气层的过程中襟翼出现脱落,但最终还是在印度洋上实现了受控溅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飞行任务的成功给SpaceX团队和航天爱好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马斯克也预计将在第五次飞行任务中测试筷子回收,让星舰直接降落到发射塔上。

发动机投机取巧

不过有专家认为马斯克的星舰在发动机上其实是投机取巧的:“SpaceX其实搞这么一个运载火箭,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原因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的技术团队根本没有采用一个常规的技术路径,一般来说你要把一个载荷如此之重的火箭送上太空,往往就需要一个推力更大,个头更大的发动机。

但是马斯克却没有这么做,他用的不是一个更大的发动机,而是把33台猛禽发动机捆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重型助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以前运载火箭的设计思路,一般都是一到两个发动机,而马斯克的团队则是把以前猎鹰九号用到的发动机给捆到一起去了。

原因何在

那么问题就来了,马斯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个技术路径,而不是采用大的发动机一劳永逸。

首先就是SpaceX现在没有能力去造一个能够满足星舰助推力的发动机,要想造出来一个比猛禽发动机大上很多的发动机,花费的资金和时间都是不可估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它就注定不可能花大量成本花大量时间去走原有的技术路径,马斯克是要给投资者、股东看到即时的成果的。

投资者希望看到的就是短期的成果、短期的回报,如果一个发动机就要研制个三年五年的时间,就必然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投资者出走,资金短缺。

基于以上两点,马斯克的SpaceX团队才想到把成品的猛禽发动机捆在一起,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在短期里完成星舰的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美其名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创新,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这就忽略了这种模式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而且这个风险可能是非常大的。

我看到过非常多的观点,就讲到星舰目前存在哪些风险。比如如果有一台发动机失灵,都会造成推力分布不均匀,就会造成第一次试飞中爆炸的情况。”

这位专家说的对不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第四次试飞的过程中在有一台发动机未正常启动的情况下,却仍然能保持正常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马斯克的SpaceX团队在设计中有三台发动机的冗余,极大增加了星舰的容错率,由此可见,他们团队也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并不断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