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其实这个道理是先辈们通过很多事情验证出来的一个道理。这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人物的身上,在一些物品和事物上,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我国曾经使用的白银,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之一,随着时间的变迁,货币的变化也让人记忆深刻。人们对白银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被抓时的场面,在他的家中搜出了足足8亿两白银,比当时的国库还要多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当时清朝国库内的白银不过只有几千万两,然而和珅只是众多贪官中的一个,从和珅贪污的白银数量上就不难看出,当时我国的白银保有量还是相当庞大的。白银作为当时的流通货币,为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人们几乎看不到了呢?白银的兴起和覆灭,到底诉说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知道,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人们最初的交易方式是以物换物,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发现这种贸易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后来经过上千年历史的演变,最终把白银定为购买东西的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常我们在一些古装剧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小二,来壶酒,再来一盘牛肉,来嘞,客官您请慢用,一共是2两白银。然而真实情况其实并非如此,在当时社会中,普通老百姓其实是接触不到白银的,能用的只有铜钱。白银都是那些达官贵人手中的货币,能用白银交易的,那都是非富即贵。后来白银为何就凭空从我国消失了呢?它们到底去哪了?众所周知,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这三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仅让我国痛失大量领土,而且还赔付了巨额款项,致使大量白银外流。据有关数据统计,清朝末期签订的这些割地赔款的条约中,导致中国14亿两白银外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白银外流是白银不断消失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内部的消亡。其中最大的损失就是陪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古代一些达官贵人去世后,都会安排大量金银珠宝随身下葬,有数据显示,慈禧下葬时,共携带了150亿两白银。就算是中国历代皇帝陪葬品加起来,估计都没有她一人多。蒋介石败逃台湾时,也卷走了大量真金白银。新中国成立后,新的货币政策形成,白银不再是流通货币,加上量大大减少,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时代终究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