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上养猪联农带农齐谱共富曲

夏日,一场小雨过后,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冷段村彭家山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林木苍翠。

吴孝建的“5G云养猪”基地,就在这海拔近千米的彭家山山腰,生活在这“天然氧吧”中的通城“两头乌”十分惬意:睡的是楼房,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山上中草药拌的饲料。

这场景,在麦市集镇上的云岳智农(湖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5G监控平台前,技术员黎丹通过操作平台,清晰可见。

“我们的‘云’上养猪采用‘互联网+农户+公司’的模式,公司提供猪仔和技术,与农户签订在家养猪合同,猪栏猪圈、屠宰检疫、物流车辆、冷藏仓库都装上5G摄像头,管理人员和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公司手机小程序‘动态云’观看养殖户的生猪饲养过程,全过程可视化、可控化、可溯源,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基地负责人吴崇甫介绍,不仅养殖全过程可视化,每头猪仔的管理还实现了电子化。“都装有电子耳标,可以对体温、进食情况以及体内细菌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有疾病及时向后台管理端报警。有次猪仔突然不进食,吴总通过平台收到提示,半夜12点带着农技人员上门医治。”

返乡创业志在深山闯产业振兴路

出生于麦市镇的吴孝建,上学来回二十多里路都是在盘山的丛林中穿过,15岁时他腋下夹着装有2件换洗衣服外出打工、学艺。

“挣到钱了,一定要改变家乡的穷貌。”2019年,他放弃浙江做得正红火的生意,回乡创业。

在和驻麦市镇红石村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队负责人聊天中,碰撞出“5G云养猪”的点子,云岳智农(湖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正在调研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县委书记刘中英,给吴孝建鼓劲:“通城‘两头乌’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行列,要养就养特色猪,把优质、高端猪肉的牌子打出去。”

果不其然,通城“两头乌”的品牌效应加上全程可视化的运营模式,让吴孝建与大城市商超、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联络和网上直播售卖都很顺畅,来自武汉、浙江、深圳等地的消费者,对云岳智农公司“两头乌”猪肉一见倾心,复购不断。

云上养猪美味飘香生猪销四海

“在外打工未必富,返乡养猪财路宽”的大红对联在正盛的阳光下分外耀眼。

“两头乌”猪肉畅销,带富了云岳智农公司“5G云养猪”项目覆盖的麦市、塘湖、马港等镇的13个村223户农民,麦市镇盘石村6组村民葛足云便是其中一户,他老伴中风,儿子去世,留下两个孙子。靠着吴孝建送来的猪仔,葛足云每年出栏二批次共10余头肉猪,年收入5万多元,“吴总帮我把家撑起来了。”

截至目前,吴孝建已累计向养殖户发放收购资金300余万。

随着“通城楚湘赣‘两头乌’繁育基地”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云岳智农公司展柜上的麦市镇乃至通城县的特色农产品,都借助云岳智农的销售网络销往各地。

如今,吴孝建又在考虑成立“两头乌”养猪协会,与全县养殖大户抱团发展,做大做强通城“两头乌”产业;进一步完善“5G云养猪”体系,将项目推广到幕阜山周边鄂湘赣三省的六县市,让更多普通百姓云上共享富路,让通城“两头乌”猪肉美味飘香世界。(刘建平、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