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完于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外长会后,王毅外长并没有直接返回国内,而是乘机一路向东,抵达远东地区,在紧邻贝尔加湖的远东重镇——伊尔库茨克,会见了该州州长科布泽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毅外长会见伊尔库茨克州长科布泽夫】

王毅外长提醒俄方,俄罗斯正在加快远东开发,伊尔库茨克州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对华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库布泽夫则表示,中国是伊尔库茨克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华贸易占该州对外贸易的70%以上。当地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愿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想要的营商环境,俄罗斯愿意给了,希望这次他们能够说到做到。

过去十年间,尽管俄罗斯不断加强对远东的开放,各种政策的鼓励力度也都不小,但远东当地复杂的营商环境,一直是阻碍中国企业进一步在远东发展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东当地复杂的营商环境,阻碍中国企业进一步在远东发展】

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这次当着王毅外长的面,他们也许下了承诺。一般来说,除非是陪同更高层级的外访,否则王毅外长是不会单独访问俄罗斯某一个地区的。

在结束金砖外长会的议程后,王毅外长特意选择访问伊尔库茨克而不是其他地区,足以反映出我们对中俄在远东地区合作的重视。

中方拿出了自己的重视,作为对等,俄方自然也需要拿出相当的诚意,许下关键的承诺——不过还是那句话,承诺是需要履行到实处的,光嘴上说说是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毅外长日前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外长会】

当然,从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尽管自身能力有限,但俄方也不得不尽力而为。尤其是这些地方政府,像以前那样指望中央政府的财政输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军费暴涨70%的情况下,如今莫斯科自己的财政状况都捉襟见肘,俄罗斯地方政府必须要改变过去的发展思路,自己寻找出路。

对于远东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搭上中国的发展快车。而在所有的远东联邦一级地区中,伊尔库茨克毫无疑问是最幸运的那个,因为这里既有石油,也有天然气,而且距离中国也不远,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伊尔库茨克州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基地,中俄首条陆地跨境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以及两国间首条陆地跨境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称“西伯利亚力量”),两条管道的起点均位于伊尔库茨克州,双方上下游合作前景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尔库茨克州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基地】

讲到这里,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在远东那么多地方中,为何中方此次选择访问伊尔库茨克。尽管中俄合作近两年来高速发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但围绕原油和天然气的能源合作,仍然是最主要的领域,占大头。

根据俄方的数据,在去年中俄2400亿美元贸易额中,能源占比排名第一,比例超过三分之一。2023年,俄罗斯成功超过沙特,成为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是中国天然气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土库曼斯坦,而且两者差距极小,就差了45万吨。

回到伊尔库茨克这里。已经于2019年建成并通气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其主要的供气基地——科维克塔气田,就位于伊尔库茨克州的东部无人区,该气田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气田。普京曾亲自出席该气田的启动仪式,其重要性不必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去年中俄2400亿美元贸易额中,能源占比排名第一】

更重要的还在后面。大家都知道,目前中俄正在就另外一条天然气管道——中俄蒙跨境天然气管道进行谈判,从公开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推断,相关谈判至少已经持续了近2年。根据俄方的说法,目前双方已经就该管道的“几乎所有参数”达成了一致,而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天然气的定价问题。

俄方公开的规划显示,这条管道的起点是俄罗斯北方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中间将穿过伊尔库茨克州,再从那里一路南下进入蒙古,最后抵达中国北方。而之所以选择途经伊尔库茨克,不仅是因为地理上的方便,也因为那里本身就有成熟的能源加工产业。

换句话说,一旦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成功落地,那么伊尔库茨克当地将有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东线管道最大输气量380亿立方米,中俄蒙管道预计最大输气量500亿立方米,加起来88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都要从这里输向中国。

伊尔库茨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地与未来中俄能源合作数十年的布局紧密相连,王毅外长亲自到访,更是凸显了中方对此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中俄蒙跨境管道的项目仍在谈判中,但我们仍有理由期待该项目成功落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