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峯言峯语

引言

对历史剧爱好者来说,由宁静、马景涛主演的《孝庄秘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者小时候记得有一段是说洪承畴被皇太极俘虏,为了表达誓死效忠于明朝,决定绝食明志。皇太极呢,也是为了劝降洪承畴,那是真豁得出去,派自己的老婆大玉儿去牢里劝说。结果镜头一转第二天洪承畴就投降了。那时候看的我就一头雾水,到底是怎么劝降的,有什么是我们这接班人不能看的吗?当然了,这一段“大玉儿巧赚洪督师”的戏码是取材自野史辛秘,拍电视剧嘛,怎么吊人胃口怎么来。但是洪承畴这人确实是对当时的清廷来说那是分量极重,绝对是值得大费周章去纳降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洪承畴投降了清朝以后给清朝立下了什么功劳?又是怎么被当时汉人骂作是第一大汉奸?死后多年又是怎么被清朝统治者鄙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叛起家

洪承畴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天启末年做到了陕西布政司督粮参政。有敏锐的朋友可能就发现了,陕西、督粮,这两个词组合起来感觉会有点什么故事。没错,洪承畴的官场生涯前半段与平定民变有脱不开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祯年间,陕西陆续爆发民变,在多次和民军作战的过程中,洪承畴的官位也是一路高升,一直坐到了三边总督,大明一共九边,洪承畴就总督三分之一,并且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这洪承畴立了多大功能这么受重用?就这么说吧,第一任闯王高迎祥是被他俘虏的,第二任闯王李自成就是被他打的剩了18个人,躲山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兵败辽东

崇祯皇帝一看,洪爱卿真乃我大明柱石啊,既然这么能打,快来辽东打一下女真人吧。于是在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负责防备清兵。洪承畴认为八旗兵连战连捷,必定是一群骄兵,只要不贸然出击,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定能把清军拖垮。所以说洪承畴算得上头脑清醒,老成谋国。这么一套策略下来,还真的把清军打的节节失利,战争的天平开始向明军有利的方向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很快啊,有人开始不服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认为洪承畴功劳太大,拖着不发饷,就是要逼他主动出战。洪承畴一看要完,这王朝末世内耗就是严重。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想要投降,心想着既然逼我打那我就打吧。于是就在松山这个地方双方爆发了大战,史称松锦大战。结果一上战场,明军军心涣散,各自为政,洪承畴根本就指挥不动,眼看着军队跑的那叫一个争先恐后。虽然清军赢的很轻松,但是明军输的也不冤枉啊,作为总督的洪承畴也落得个兵败被俘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俘降清

皇太极听说洪承畴被俘了,那叫一个高兴。但是洪承畴这个时候还是有点骨气的,宁死不降。他被关在牢里,送去的饭他统统不吃,讲话了我大明之臣怎能吃胡虏之食,都拿出去,我要以死明志!皇太极一看,这不行啊,大清正是用人之际,这洪承畴能文能武我一定要争取过来才行。来人啊,给我拿金子来,什么?他不要?拿美女来,他还不要?给我把我爱妃拿过来!什么?他们聊了一夜?额。。。不管了,应该差不多了,把他带过来吧。皇太极一见洪承畴就说, 哎呀,洪将军你站那不冷吗,我这里有件貂,你快穿上别冻坏了。洪承畴大为感动,这清朝皇帝和妃子都是这么平易近人,明主啊,我洪某这辈子殖了,那就降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意思的是,远在北京的崇祯一直还以为洪承畴在松锦大战中战死了,还亲自在设了祭坛为洪承畴祭奠。正哭到动情之处,军报来了,说洪承畴降清了。这就尴尬了,赶紧把这丢人的祭坛给我撤了,回去把这段掐了不准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功清廷

降清之后,洪承畴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那是既出工又出力。他认为清军要是入关,第一要务就是剿灭义军。明朝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要说这清朝的统治者还真的是对他特别信任,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后来的多尔衮,都对洪承畴的建议坚定的采纳。清军入关后,果然按照他说的剿灭李自成,并且团结了一大帮地主阶层,洪承畴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也因此被清廷加封为太子太保领兵部尚书,还成为了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个汉人大学士,可谓风光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洪承畴顶多是第二个范文程,也并没与什么突出之处能让汉人们那么痛恨的。可是冥冥之中,命运齿轮马上就开始转动了。顺治二年的时候,清军南下一路高奏凯歌。多尔衮这时候也是飘了,下令汉人剃发易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你让我投降被你统治可以,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但你让我跟你们一样留那么难看的金钱鼠尾,这是要断我中华道统啊!姥姥!跟你拼了!多尔衮也是没想到,这些汉人怎么杀他抢他都不见这么大的反弹,就剃个头发反应这么大?于是赶紧任命洪承畴督抚江南,把这一摊子事理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承畴知道这事不能急,要拉一批,抓一批,杀一批,以诏安为主,但是你要不听话,杀起来也是毫不手软,就这样很多的抗清义士就死在了洪承畴手里。自古以来,这二鬼子杀起自己的同胞比真鬼子还狠,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与自己的民族切割,也要对他的主子证明自己有大用。事实也证明,洪承畴在清朝入关这件事上功劳仅次于多尔衮和范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声扫地

这里有个小故事,也侧面印证了洪承畴在当时就已经名声臭大街了。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早年间有恩于洪承畴,明亡之后就隐居桃江。洪承畴得知后心想着我这发达了得报恩啊,于是就专程拜访。郭都贤高风亮节,给钱给官都不要,还把眼睛眯起来假装自己双目失明。洪承畴很惊讶,问到恩公啥时候瞎的啊?郭都贤表示我TM认识你的时候就瞎了。这一下给洪承畴整了个不吱声,恩公骂的也没办法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洪承畴长沙大兴文字狱,抓了三百多个有意无意诋毁清朝的人。郭都贤听说之后,去长沙找到洪承畴希望他不要滥杀无辜。洪承畴想着恩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权当报恩了,就把这些人都放了。事情办妥了,郭都贤有点不厚道了,朝洪承畴作揖道,“多谢两朝元老。”要说这郭老真的懂内涵的,事办了还把办事的人给骂了,全程还不带脏字。这下洪承畴又闹了一个大红脸,这人是自己的恩公又不好发作,只能作揖答道,“下官是千古罪人。”看来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古贰臣

洪承畴死于在康熙四年,这辈子真的很殖,为清朝在中原的稳定立足算是尽心尽力。但是和吴、尚、耿、孔四个带资进组的降王比起来还是显得厚此薄彼了,到死就混了一个世袭轻车都尉的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不算完,洪承畴死后清朝公开的悼文里有这么一句话:

......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督理绿旗官兵......

意思是攻取京城后,你为了报答大清豢养你的恩情,担起了督理绿营的职责。听听这措辞,豢养,就差说你是满人样的一条狗了。毕竟哪个朝代的皇帝都都烦这种变节的臣子。乾隆登基后,更是把他编入了《贰臣传》甲等,供天下人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