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耳部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耳鸣耳聋的治疗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一:风邪闭窍型耳鸣耳聋
患者,女性,50岁,糖尿病患者多年,因耳鸣耳聋初诊。左耳鸣2日,耳鸣如闻风声,耳内作闷,听力下降,自声较响,按耳屏则耳鸣、耳闷感减轻,伴鼻塞流涕,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检查示耳鼓膜内陷,电测听示传导性耳聋。
治疗方法:以疏风散邪为法,常投银翘散合通气散加减。
药方:金银花、连翘、淡竹叶、淡豆豉、荆芥、牛蒡子各10g,薄荷、桔梗、川芎、香附、柴胡各6g,甘草3g。服药5剂后,诸症得除。
分析:该患者属风邪闭窍型耳鸣耳聋,风邪入侵,而致肺之经气痞塞不宣,蒙蔽清窍。治疗时以疏风散邪为主,使用银翘散合通气散加减,以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二:肝胆湿热型耳鸣耳聋
患者,男性,51岁,初诊因左耳耳鸣,听力下降4日,有阻塞感,闭气不畅,头昏日胀,夜寐欠佳。检查示耳鼓膜混浊内陷。电测听示左耳骨传导下降至50db。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疗方法: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以龙胆泻肝汤化裁。
药方:龙胆草、栀子、知母各6g,黄芩、升麻、柴胡、葛根、石菖蒲、猪苓、泽泻、白术各10g,磁石(先煎)20g。数日后复诊,耳鸣响、听力下降有所改善,耳阻塞感、闭气减轻。治予原方去磁石,加茵陈、川芎各10g,7剂后诸症皆平。
分析:该患者属肝胆湿热型耳鸣耳聋,肝喜舒畅条达,若疏泄失常,郁而化热。胆性刚强,邪犯及胆,其病变多为火热上灼。治疗时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使用龙胆泻肝汤化裁,以清热泻火,利湿通窍。
中医治疗耳鸣耳聋,从辨证施治的原则出发,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常见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包括疏风散邪、清利肝胆湿热、滋阴潜阳等。同时,结合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如银翘散、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