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邱延波

古有陶朱公,富甲天下而不骄,今观新东方,才子主播亦多娇。书生意气豪,商海却弄潮,宁称下岗师,不愿网红俏。

近日,董宇辉的言论再惹争议。在一档谈话节目中,董宇辉说讨厌别人称自己是网红,宁愿大家叫他下岗教师。他还说非常抗拒卖东西,到今天都不享受直播带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董宇辉抖音账号)

其实,董宇辉说的应该是真心话,在自我认知上,他一直把自己当文人,而不是生意人,所以才宁愿被人称为下岗教师。也许,他在骨子里认为,文人应该有文的风骨,文人应该有文的清高,不应该一身铜臭,不应该俗气地大声叫卖货物。

所以,在他卖货的直播间里,有诗词,有散文,有鸡汤,没有农村大集的吵闹,没有柜哥柜姐的呐喊。这种别具一格的带货,被认为是一股清流,意外地火爆。

只要是火爆,就离不开流量。流量本身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是非对错。网红并不天然地是贬义词,它本身是中性的,只代表在网上有吸引力,不具有道德意味。

今天的网红有清有浊,不能一棍子打死。直播带货的网红经济,代表着新型消费方式,同样为经济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同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文人有情怀很重要,但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是更有意义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董宇辉抖音账号)

“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董宇辉可以对直播带货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对网红有自己的定义,但他无法阻挡别人对他贴标签。他需要的不是对外在标签的抗拒,而是对内心价值的坚守。

罗翔老师成为网红后曾经谦虚地说过,他觉得这不叫成就,只是被命运所砸中。运气并非成就,命运之手把他托举到不配有的高度。他认为网红只是一个中性词汇,可以赋予它各种意义。如果通过这个标签让更多的民众认同法治的精神,这是他的莫大荣耀。

董宇辉如果能像罗翔老师那样内心有所坚守,能通过网红这个标签,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同样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