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4年6月12日20:58,“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已经飞行满48天,超过任务时长的四分之一,航天员叶光富总飞行时长已经超过23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光富

“神十八”乘组01号航天员叶光富已是二度飞天,此前作为03号航天员与01翟志刚、02王亚平搭档执行过“神十三”载人飞行任务,任务飞行时长182天9小时33分钟。到截止时间,叶光富的总飞行时长达到230天9小时33分钟,位列中国航天员第2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洪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十四”乘组航天员(左起):蔡旭哲、陈冬、刘洋

目前,中国总飞行时长排名前10的航天员依次为汤洪波(总飞行时长279天10小时40分钟)、叶光富、陈冬(214天15小时54分钟)、景海鹏(201天17小时4分钟)、王亚平(197天)、刘洋(195天零53分钟)、费俊龙(191天12小时8分钟)、唐胜杰(187天6小时32分钟)/江新林(187天6小时32分钟)、邓清明(186天16小时35分钟)/张陆(186天16小时35分钟)、翟志刚(185天5小时52分钟)。

中国总飞行时长位列前10的航天员共12人(唐胜杰与江新林并列第8,邓清明与张陆并列第9),其中第一批航天员4人,第2批航天员6人,第3批航天员2人。据此排名,可以明显看出第二批航天员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员的主力,并正在成为骨干。

中国第2批航天员共7人,包括汤洪波(出生时间1975年10月)、叶光富(1980年9月)、陈冬、王亚平、刘洋、张陆、蔡旭哲,出生年月处于1975年10月至1980年9月之间,目前年龄在44岁至49岁之间,处于年富力强的当打之年。我国瞄准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这就为第二批航天员出征太空提供了新的机遇,届时这些航天员的年龄将大致处于50至55岁的区间,体能依然不错,经验值则达到了高峰,是领衔实施载人登月任务的“良将”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梦舟Y”载人飞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揽月”月面着陆器

在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中,支持任务实施的航天器包括“梦舟Y”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其中“梦舟Y”飞船用于实施地月之间的载人往返,可载3人,“揽月”着陆器则用于实施月轨到月面的载人往返。而负责将“梦舟Y”飞船和“揽月”着陆器发射入轨的则是“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其地月转移轨道运力不小于27吨,在单次载人登月任务中将使用两枚火箭分别发射着陆器和飞船。目前,“梦舟”飞船、“揽月”着陆器和“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目前中国航天员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从选拔还是训练,都统筹考虑了空间站和载人登月这两大任务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在现役的第二批、第三批航天员和刚刚完成选拔的第四批航天员的训练课程中,开设了最基础的地质课程,还将安排航天员去做野外实习、地质考察等相关科目训练。此后,随着载人登月任务训练模拟器的研制完成,载人登月相关训练任务将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目前已在做前期准备。同时,也让现役航天员和第四批航天员参加工程研制工作,深入科研一线学习,为后续任务做技术储备。

目前,中国第二批航天员正在从第一批航天员手中接过接力棒,逐渐由主力提升为骨干,7名航天员中3人已经担任过飞行任务指令长。随着载人空间站任务的深入展开,第二批航天员将“羽翼渐丰”,在挑起近地载人飞行任务大梁的同时也在为载人登月任务蓄积力量。

作者:木兰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