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这次以色列拯救人质的行动,想必大家也都了解了,不得不说以色列的特种部队的确有一手。在击毙50名哈马斯以后,以军攻入两处哈马斯的根据地,这里不仅是难民营,也是哈马斯关押人质的地方。

以色列的特种部队,顺利解救出了4名人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项任务。按照哈马斯的说法,已经有200人在此次行动中成为了烈士。以色列方面,指挥官阿农也在行动中丧生,因此该行动又被称为阿农行动。

当然了,为了给特种部队打掩护,以军也放了不少炮,自然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目前他们又迎来了新一轮控诉,毕竟哈马斯藏在了难民营,难民是很难幸免于难的,不过以方似乎已经不在乎了。

以色列一开始还在联合国吵吵两句,现在好像连争辩的过程都没了。他们似乎正在用行动告诉世人,道德绑架对他们没用,要么在战场上打服他们,要么就别逼逼。打了发现打不过,就打算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他们就范?压根没用。

其实这已经不是以色列第一次这么干了,解救人质这方面,似乎他们是专业的。就比如1976年的恩德培行动,比这次解救人质的过程还要惊心动魄且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干达的阿明,素来反以

恩德培是非洲国家乌干达南部的一座小城,这里有一个建于1947年的恩德培国际机场。要知道,乌干达在各位本土大佬们的运营之下,成为了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因此恩德培国际机场,几乎成了乌干达唯一的国际机场,自然也承担着乌干达对外贸易的重任。

1976年的时候,一架飞机的到来,直接把这座国际机场的流量给拉满了。这架飞机来自法航,原本是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飞往法国巴黎的航班,为什么会在恩德培机场降落呢?

原来这架飞机被10名恐怖分子给劫持了!这10个人里,有8个来自巴解组织,剩下2个是德国的恐怖分子。他们的诉求很明确,要求以色列、肯尼亚等国,释放被他们扣押的53名恐怖分子。

飞机是中转航班,在雅典转机的时候被劫持,直接飞到了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为啥恐怖分子会选择乌干达呢?

理由很简单,当时乌干达的总统阿明,是个典型的反以总统,他和苏联的关系特别铁,自然讨厌美国和以色列,同情巴勒斯坦。

因此,事情发生以后,阿明立刻出面表示中立,但会尽全力保障人质们的安全。实际上阿明却派了不少部队去机场,帮着恐怖分子维持秩序。

为了表示诚意,恐怖分子做事还是很讲究的,他们将大量非以色列籍的乘客都给放了。这么一来他们手里就剩下了包括部分机组成员在内的105名人质,基本都是以色列人。

由此可见,这帮恐怖分子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就是冲着以色列来的。如果以色列不放人,这一关还真未必过得去。有阿明助阵,恐怖分子等于是在主场作战,那么以色列该怎么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3分钟完成解救人质的任务

如果释放恐怖分子,那么此类事件将不断发生,从此以后以色列将再无宁日。毕竟人家知道了你的软肋在哪里。

所以说,恐怖分子提出的要求,以色列压根就没采纳。他们要考虑的是,该怎么高效解救所有人质。经过一番推演以后,以色列决定派遣280名特种部队参与此项任务。

这280名特种部队成员,分成了4队,坐着以色列的运输机前往恩德培机场。为了避开乌干达的雷达,他们采用了超低空飞行的方式,趁着夜色来到机场。

除此以外,以色列还得到了乌干达的老对手肯尼亚的大力支持,一架运载着医疗设备的飞机,便停在了肯尼亚随时待命。

事情到这一步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们提前摸清楚了阿明的座驾长什么样,以及阿明随行的安保部队,坐着什么车,这几辆车,全都已经提前安置在了运输机中。因此特种兵们是直接开着这些车,进入恩德培机场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当地的守军,让他们误以为是他们的领袖阿明来视察了。

为了把戏做足了,他们甚至安排了一名特种部化妆成了阿明的模样,说实话,一名以色列人能化妆成阿明,还是有点难度的,不信你们看他长啥样就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的进展十分顺利,机场守军果然没发现什么端倪,特种兵们抵达关押人质的地点以后,立刻用希伯来语对外喊话,让他们趴下。

希伯来语是犹太人的古老语言,当时只有这帮以色列人质能听懂,因此这帮人质立刻趴在了地上。不等守军和恐怖分子们反应过来,以色列的这帮特种兵小伙儿们,已经端起了冲锋枪,对着他们扫射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以色列特种部打死了7名恐怖分子,打死打伤了45名乌干达守军。而以色列方面也损失了1名特种兵的地面指挥官,这位特种兵地面指挥官的名气非常大,他便是如今以色列话事人内塔尼亚胡的亲哥哥约纳坦中校。

估摸着以色列特种部队的指挥官,都是负责殿后的,否则不会两次营救行动,都是指挥官丧生了。

当然了,人质也不是毫发无损,105名人质中,有3人在交火中丧生,以色列方面承认,其中1名人质是以方特种兵在混乱中击杀的。原因是一枚手雷掉到了他身边,他吓得跳了起来,直接被特种兵给击杀了。事后扔手雷的以及动手的这2名特种兵,直接被以军给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解救人质的整个过程,从下飞机到带着人质上飞机,只用了53分钟。而且他们还顺手炸了机场停留的11架米格战斗机,以防乌干达方面会追击。这些米格战斗机可都是阿明的心肝宝贝,以军这么干,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报答肯尼亚对他们的帮助,毕竟乌干达总是和肯尼亚对着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机场环境,也是解救人质的关键

如果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所,就算你是特种部队,也得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吧?为啥以色列的特种部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对路,确定人质的位置呢?

这事儿还真是芝麻掉到针眼里,巧了!原来人质所在的航站楼,居然是一家以色列的建筑公司承建的,而人家还保留着航站楼的建筑图纸,毕竟建筑责任是终身制的。

这对以色列军方营救人质,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了确保任务能够万无一失,以军方特地还原了该航站楼的建筑,为了保证真实性,他们甚至还邀请了参与该航站楼建设的工人亲自参与复原工作。

正是因为特种部队的成员十分熟悉航站楼的环境,甚至在此之前已经多次演练过,所以他们到了现场以后,才能行云流水般把这事儿给办了。

事后乌干达的阿明暴跳如雷,以军进入他们境内,居然如入无人之境?乌干达的军队都不要面子的吗?

为此阿明跑联合国对以色列发起了严重的控诉,声称他们侵犯了乌干达的主权。不过控诉一点用没有。反而让这场营救,成了教科书式的营救。

事后阿明长叹一声表示,虽然以当局很无耻,但身为一名军人,不得不承认,以军特种部队的这帮小伙子们,干得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人质

恐怖分子的针对性很强,他们放走了所有其他国家的人质,只留下了以色列人,其目的就是为了逼以色列当局就范。

这本身就是在考验以色列当局,如果以色列当局就范,那以后以色列人还敢坐飞机进出吗?随时会被一帮恐怖分子劫持,然后用来威胁以当局,那还得了?

所以说,以当局宁可花费再大的代价,也必须要解救这帮人质。这可不仅是为了保住这帮人质的生命,更是为了保住以当局的公信力。

什么是公信力?当子民们在海外遭逢生命威胁的时候,当局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最合适办法,解救子民,这就是公信力最好的体现。

无论是1976年的那次,还是这次,以色列方面都在用行动给自己的国民增加底气。或许他们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或许他们会干出一些让那些悲天悯人的人唾骂的事情,但他们的确给了他们国民一种底气。

哪怕只有4名人质,他们依旧会不惜代价出动几百人的队伍去解救,而不是嫌麻烦,自动将这些人质开除国籍。你说他们能不信赖自己的国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