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后,日本以战胜国姿态出现,把中国东北南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满铁是日本政府为推行其“经营满洲”政策,而设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同时它又是一个殖民侵略机构。

满铁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对东北的煤炭资源进行野蛮开采,在此过程中,它推行法西斯式的“

以人换煤

”政策,完全不顾中国劳工的死活,驱使劳工们在极其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从事危险繁重的劳役。

满铁煤矿系统的基本情况

20 世纪初日本就已经窥视中国东北丰富的煤炭资源,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于是便开始攫取东北煤炭资源的开采权。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的建立,满铁加紧扩占煤矿区,并实行掠夺式开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1936 年抚顺煤矿扩占的土地面积

1926 年至 1930 年,东北煤炭平均年产量是 8 726 000 吨,其中日资煤矿产量是7138000吨,占 81.7%。截至 1931 年为止,抚顺煤矿已有 14 矿区开采,露天 4处,井下 10 处,年产量已达 700—800 万吨。

煤矿占地面积在 1932 年为 55 495 820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抚顺、烟台煤矿产煤量及在东北所占比率(1925—1930 年)

伪满洲国成立后,抚顺煤矿依靠伪满政权,每年都大规模购买土地几百万平方米,特别是 1936 年度收买土地总面积达 10 421.356 亩,是抚顺煤矿成立以来罕见的庞大数量。

1912 年满铁对抚顺煤矿的投资已达到 920 万日元,日产量从 360 吨增加到 5 000吨,1918 抚顺煤矿日产更增至 7 000 吨。1919 随着矿区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日本制订了十年计划加紧对该矿区的开发。

1926 年和 1927 年两年的日产量高达25 000 吨以上,位居各国煤矿之首。

并且抚顺和烟台煤矿的产煤量占东北煤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劳工招募政策和劳动管理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抚顺煤矿在籍中国工人出身地(1926—1943 年)单位:人

满铁煤矿系统实行就地招募的方针,并且从华北引进大批劳工,还大量使用“特殊工人”,强行征集劳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虏送配置在抚顺煤矿的“特殊工人”数(1940.12 末—1941.12 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虏送配置在抚顺煤矿的“特殊工人”数(1940.12 末—1941.12 末)单位:人

所谓的“特殊工人”,是指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弥补人力的缺乏,确保军事工程和各项掠夺计划的实现,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的准则,把从中国各地主要是华北战场抓捕的抗日将士和日军清乡、扫荡过程中捕获的平民,押往东北各地的矿山或军事设施重要场所,迫使其从事最艰苦的劳役。

另外仅阜新煤矿 1941 年下半年到 1943 年五月,就有 9 000 余人被押送到这里。

据当时日伪警宪内部统计资料记载,到 1942 年 3 月末,被送到东北的“特殊工人”共 23 198 名。

另据伪满劳务兴国会调查,1941 年“特殊工人”已达 3.3 万人,但这只是实际参加作业的人数,而不是全部人数。

在各种劳工中,“特殊工人”遭受的迫害最严重、地位最低,他们每日的收入只有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

满铁煤矿系统中国劳工的苦难生活

劳工们从事着超时、超强度的体力劳动,饱受满铁残酷的经济剥削,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有时还得承受严酷的刑罚,数以万计的劳工丧命,至今仍有许多残害劳工的“万人坑”留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1941 年煤矿工人死亡累计单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抚顺煤矿从 1907 年到 1931 年,因各种事故而死伤的工人累计超过 10 万人,根据《抚顺炭矿统计年报》的记载,死亡的中国工人累计达到 4 295 名,这还只是满铁在籍人数,临时工的死伤不在少数,但具体人数已经无从考证了。

1916 年度抚顺煤矿死亡人数最多,达到 1 126 人,其中中国人 1 098 人。

这是由于 1917 年 1 月 11日午后 10 时 40 分大山井内的大爆炸,造成了世界罕见的死亡 917 人(其中中国人900 人)的大惨案。

爆炸发生后尽管井下有上千劳工生死不明,但是满铁控制下的煤矿当局为了保住矿井,赶紧下令封闭井口,没有组织积极有效的抢救。

1935 年抚顺新屯采煤所起火,当时里面有 13 名工人,日本管理人员为了不使火势蔓延,还没有将工人救出就急忙下沙子,结果把这些工人活活堵死在里面。

1942 年,本溪湖煤铁公司煤矿井倒塌,当场砸死 100 多名劳工。

日伪统治时期,在鸡西煤矿,死亡矿工高达 3 万人;北票煤矿,死亡矿工 3.1 万人;阜新煤矿,死亡人数不计其数,几乎每个矿口都设有“死人仓库”、“炼人炉”、“烧人场”。

1942 年 4 月 26 日,本溪湖煤矿发生瓦斯大爆炸,日本人竟停止送风和抢救,致使 1 493 名劳工遇难。

“万人坑”

由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残酷刑罚的折磨,导致大批劳工死亡,所以在各大煤矿都毫无例外的留有一种特殊的历史遗迹,即人们所称的“万人坑”,它是当年埋葬劳工尸骨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鹤岗煤矿万人坑遗址

在辽源发现的一个“万人坑”中,不到 300 平方米的三排沟中,就埋了 179 具尸骨。

其中一具尸骨的颅骨上有刀砍的深痕,右腿骨被刀砍断,左腿骨和肋骨也有刀痕,而且两腿被三道铜丝紧紧困在一起。这说明,死难的广大劳工,有的死于伤病,有的死于事故,也有的是死于日本侵略者的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林省万人坑遗址

从 1906 年到 1945 年,日本侵略者从该煤矿掠夺优质煤两亿多吨,留下“万人坑”30 余个,残害的矿工近 30 万人,平均每天有 21 具中国人的尸体被抛进“万人坑”,每抢走 700 吨煤,就有一个中国劳工的生命被夺走。

“万人坑”是把死亡的劳工埋葬掉,而另一种对死人都不放过的就是“炼人炉”。

鸡西煤矿卖人油丸子的罪恶行径就是其中一例。

由于日本侵略者敲骨吸髓式的压榨,煤矿的劳工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多到“万人坑”放不下了,该矿于 1941 年前后修建了五座“炼人炉”,到 1945 年的三年多时间里,其中一座“炼人炉”就焚烧尸体 4千多具。炼人时,将尸体放到煤溜子铁板上,由小铁轨滑入炉膛,以煤为燃料,两小时可炼化,人油顺着溜子槽流出,滴入专用的桶中,然后用人油炸丸子,再卖给不知内情的工人吃。

为了多出人油,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将“瘦”的尸首送到“万人坑”,“胖”的尸首上“炼人炉”焚炼。

写到这里我的情绪已经快崩溃了,相关图片还请大家自己搜索一下吧。

我的一些感想

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下丧命,上百万吨的自然资源被疯狂掠夺。

我们为什么要设立历史这门学科?

为的就是将过去的历史牢记,因为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