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中有一位猛人。他是我军特级战斗英雄,军功章一身军装根本挂不完,隔壁“勋宗”看了都馋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斗过程中,他带领一个志愿军排,戏耍了美军整整两个营。本来是一场阻击战,愣是被他打成了“歼灭战”。

他在战斗过程中施展“帽子戏法”,击退了敌军整整十三次进攻。如果不是弹药实在不够,他甚至很可能合围美军两大营。

这个屡立战功的我军英雄究竟是谁?他那让运输大队长看了会羞愧的“极限微操”战术,是如何练就的?他又是怎样以区区一个排的兵力,差点儿将美军两个营“包饺子”的?

解放战争立大功

此位猛人不是别人,正是上过解放军抗美援朝纪念画册的特级战斗英雄于泮宫。他出生在山东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二十岁的他毅然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泮宫

于泮宫所在的部队,是粟裕大将领导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他被分配到了主力部队1纵的1师3团,参与过赫赫有名的孟良崮战役。

1947年10月13日,于泮宫跟随部队,参与了诸城之战。他所在的3团负责攻夺县政府城楼,这是他第一次进行攻坚作战。

战斗打响前,团部将主攻的重要任务派发到了3连,这正是于泮宫所在的连队。于泮宫抓住了这次立功机会,主动争取,得到了爆破敌军封锁线的艰巨任务。

正式开战后,于泮宫一马当先,首先冲进敌营。他不顾敌军的枪林弹雨,扛起炸药包,将对面的铁丝网和工事炸出了一个大豁口。

因为于泮宫率先突破了敌军的封锁线,我军后续部队得以顺利深入敌营打击敌人。可以说,此战他称得上头功。

战斗结束后,于泮宫所在的3连获得了荣誉锦旗,他自己则荣立二等功。相比记功,更让于泮宫开心的,是他积累了充分的战斗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城之战过了一段时间,于泮宫顺利入了党。他一边刻苦学习知识,一边在战斗中积累军事指挥经验。没过多久,他所在的部队开拔到了豫东战场。

在豫东战役过程中,3连1排在一个小村落和一大股敌人狭路相逢。此时的于泮宫,是1班的班长。面对数倍于己方的强敌,于泮宫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危机。

只见于泮宫利用村落里的房屋作为掩体,同敌人进行游击作战。迂回突袭战法的运用,让敌军猝不及防,尽数消灭了他们。

1949年4月23日,于泮宫又跟随部队,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渡江战役。此时他所在的部队已经整编成为第20军,他自己则成为了一名排长。

于泮宫所在的团部,接到的作战任务是沿“沪宁线”铁路向东进军。4月26日,部队抵达胡桥一带,迎面正撞上大股敌人。

面对敌军,于泮宫“梅开二度”,迂回作战技巧运用得更加娴熟了。在第一个村落中,他带领战士们俘虏了六十多人,缴获了三十多条“匣子枪”。

到了第二个村落,村里的敌人望风而降,他们一口气俘虏了二十多人;第三个村落的敌人妄图负隅顽抗,结果于泮宫带队一通强攻猛打,敌军死伤了五十多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桥战斗过后,于泮宫用一个排的兵力,消灭敌军一百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物资。他的名气,开始逐渐在军中打响。

时间到了五月份,于泮宫所在的团部开始攻打上海周边的洋泾,3连1排作为突击排,承担着爆破敌军碉堡防线的重要任务。

于泮宫的1排急需解决的,是敌军最前面的“子母堡”。这座碉堡群全部由水泥浇筑而成,坚固无比,正在疯狂吐出“火舌”,阻挡我军的前进。

更加棘手的是,这座“字母堡”的母堡内部驻扎着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负责保卫母堡的四个子堡,周围到处都是战壕和陷阱。

这座难缠的“子母堡”,折损了1排十几名战士,还是未能攻下。情急之下,于泮宫干脆以身涉险,进行了一场奇袭行动。

只见于泮宫将手上的炸药全部绑起,制作成了一个巨大的炸药包,朝着最坚固的母堡果断投掷过去。伴随着一声“轰隆”巨响,母堡的堡身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说时迟那时快,于泮宫当即将冲锋枪怼进了母堡内部,威逼敌人束手就擒。堡内的四十多名敌人一时之间心神大乱,全部当场投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之后,于泮宫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他的巅峰,结果两年之后,他又将在朝鲜战场大放异彩。

阻击打成歼灭战

1951年,朝鲜战争进行到了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于泮宫和他的战友们,已经和美军敌人艰苦奋战一年了。

从5月22日开始,中朝两军开始朝“三八线”集结。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心急如焚,不管不顾地开始了强硬的反扑。

27日,美军第7师占领的华川地带,计划夺取军事重镇金城。于泮宫所在的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据守华川北部高地,负责阻击敌军的进攻。

这场战斗,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川防御战”。此战的胜利,不光使志愿军大军成功从美军的包围圈中突围,更标志着我军掌握了第五次战役的战场主动权。

在“华川防御战”过程中,我军进行的“313高地阻击战”,堪称最惊艳的一笔。而负责这次作战的,正是于泮宫领导的174团3连1排。

于泮宫接到的上级命令,是让1排坚守高地十五小时。结果他们愣是死死坚守了三十多个小时,还把阻击战打成了歼灭战,差点儿“包圆”对面两个营的美军。

战斗正式打响前,于泮宫轻车熟路地进行了作战部署。1班机动,2班正面迎敌,3班侧应作战,一看就是他使用过无数次的迂回作战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主火力机枪手这个最危险的位置,于泮宫身先士卒,主动承担。他的勇气和豪情,激励了全排的战士,大家立志和对面的美军战斗到底。

5月29日拂晓,美军一支小股部队悄悄潜伏到了313高地的周边。这群美国大兵消息十分不灵通,还不知道高地已经被我军完全占领了。

于泮宫一看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就知道这是先遣侦察兵。为了不打草惊蛇,他特意下令,待到敌人行进到了三十米内再进行猛攻。

此举效果非凡,十余名敌军当场在高地山脚下了结了性命。其余的美国大兵惊慌失措,一溜烟儿逃回了大本营,连战友们的遗体都弃置不管了。

接下来,于泮宫率领1排战士们如法炮制,利用“诱敌深入”的作战技巧,接连击退了对面美军的两次大举冲锋。

很快,敌军又开始集结,准备进行第三次冲锋。于泮宫明白,再一再二不能再三,敌军已经摸清了“诱敌深入”的套路,这次得来点儿不一样的。

解放战争期间,于泮宫最得心应手的战术,就是迂回包抄。这次面对美军强敌,他正好亮一亮我军的拿手好戏。

只见美军还在傻乎乎地正面对战,转眼之间,1排的迂回部队就已经居高临下大搞特搞火力投掷了。随着炮弹一股脑儿飞掷而下,敌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面对美军一波儿又一波儿地进攻,于泮宫灵活运用各种我军进行游击作战的技巧,打得对面两个营的美军苦不堪言。

有好几次,1排战士们已经将美军两大整编营合围成功了,“饺子”已经包成,可惜没有足够的火力进行消化。由于弹药不足,我军只好主动“破开”了包围圈。

即使是这样,我军还是把阻击战打成了歼灭战,让对面的美军吓破了胆。他们的指挥官甚至以为,自己迎战的是整整一个团的志愿军部队。

带领战士突围

我军和对面的美军打了整整一天半,我军取得了累累战果,可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到了30日晚上七点,1排仅剩一颗手榴弹,子弹也只剩下了两匣。

更糟糕的是,由于美军有空中编队助阵,我军的物资补给遭到敌机空袭,水箱被打漏。在高地上,我军战士们已经无水可饮了。

可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1排的战士们也没有一个人想要退缩。他们继续在313高地上坚守,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等到1排已经在313高地坚守三十二个小时的时候,前方传来军报:我军大部队已经顺利转移,阻击部队可以开始进行突围了。

可如今的1排,想要在美军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突围,简直难如登天。对面的美军把他们当成“整整一个团”的兵力,正严阵以待想要设法进行全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如此,美军指挥官还特意“摇人”,请求附近的友军部队进行支援。而根据1排通讯员提供的情报,这支美军增援部队已经在路上了。

于泮宫明白,此时1排进行突围,务必要快,否则就会被敌方大军活活困死。可战斗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上哪儿寻找突围时机呢?

万万没想到,于泮宫刚想着突围的事儿,对面的美军就送上来了“神助攻”。对面打着打着突然停火了,给1排突围创造了大好条件。

美军为啥会干这种傻事儿呢?难道是打昏了头吗?其实不然,他们之所以突然停火,是因为指挥官出现了严重的战略误判。

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鏖战,美军指挥官对自己对战“整整一个团”的志愿军,已经深信不疑。正好援军即将赶来,指挥官就想着先行休整一番,然后合力打下这块“硬骨头”。

没想到就在这个间隙,“硬骨头”忽然跑了。于泮宫瞅准了高地周边的一道沟渠,亲手拉响1排最后一颗手榴弹,朝敌人投掷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同当年奋力破开国军“子母堡”的大缺口一样,美军这道最脆弱的防线,被于泮宫投下的手榴弹狠狠撕开了。

趁此机会,于泮宫带领1排的战士们,一鼓作气突围成功,顺利与大部队进行汇合。此战我军歼敌一百五十余人,打退敌军冲锋整整十三次,可谓“微操”典范。

“313高地阻击战”过后,于泮宫被评为特等功,他的1排也被命名为了“于泮宫大功排”。同年九月,于泮宫作为抗美援朝英雄,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结束后,于泮宫继续履行着自己的军人职责。他还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直到1983年才脱下军装,开始了退休生活。

2009年6月3日,传奇战斗英雄于泮宫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他最后的遗愿,是希望组织不要给自己举办追悼会。

在于泮宫看来,自己不算什么英雄,只是一个普通战士,举办追悼会是在给官方“添麻烦”。组织尊重了他的遗愿,只在火葬的时候,举办了简短的告别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泮宫遗体进行火化的时候,烧出了数枚子弹。这些子弹,是他多年作战在身体内的遗存,更是这位猛人英雄一生赫赫功绩的绝佳证明。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抗美援朝英模纪念集》,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1953年6月
2.《百旅之杰:二十军史话》,百旅之杰编委会编,杭州出版社,1999年1月
3.《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胡光正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4月
4.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英烈谱丨“一级英雄”于泮宫